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原创丨不要让自己成为焦虑发射器

admin 2024-10-04 648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作者 | 周力
全文合计约2100字
阅读时间约4-5分钟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他的孩子刚升入三年级。

有一天接孩子放学回家,小孩特别严肃的和他说,老师说三年级会出现成绩滑坡现象。

朋友听到后,连忙抓住机会给小孩做一番思想教育。

朋友说:老师说的很对啊,三年级是一个衔接的阶段,你不努力,成绩就会下降。

我问他,那孩子什么反应?

他说,没注意,只记得自己咔咔一顿价值输出,孩子听没听懂他也不知道,不过孩子后来也没说什么。

我相信老师口中的三年级成绩滑波是真实的现象,我的好朋友的价值输出也是很有道理的。

但问题是,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他听懂了吗?


01 被「完蛋」的人生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所以他们还不能理解三年级的成绩滑波现象。
孩子多数都是敏感的,可以感受得到大人在讲这件事时的「情绪反应」,这时候孩子就成了家长情绪的「接收者」。
问题就来了。
家长所谓的价值观输出——究竟是在提醒孩子要及时转换学习思路,还是家长已经化身成一枚「焦虑发射器」在朝孩子投射自己的焦虑?
我们都经历过孩子时期,知道自己小时候对于成绩的态度,更多时候来自家长如何看待成绩。
家长是更看重考卷上的分数,还是更重视孩子的所学所得,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成绩下滑的情绪。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我完全可以想象,朋友在做价值输送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设想「孩子成绩下滑」在实际生活中还没有发生。
他只是就着「老师的假定」的话题,自行想象孩子成绩下滑的情景,从而引发自身焦虑,又将「焦虑包装成了价值输送」,传达给了孩子。
努力与成绩下滑,并不是直接因果关系。
而诸如此类的「焦虑发射」并不仅仅只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
试着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曾经听过这样的言论——

考不上大学,以后会过得很惨。
不要和他结婚,吃苦就在眼前。 
不要玩剪刀,会把眼睛戳瞎。
不要去游泳,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小心家里的这几样东西,再不丢掉就完了。

这些话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如果你不做什么,就会完蛋;或者如果你做了什么,就会完蛋。
听久了听多了,不知道你是否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好像人生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会完蛋」
「我会完蛋」。
图片
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初衷肯定是帮助孩子去重视三年级的学习。
可是这样的方式,可能没有办法达成大人预想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感觉到焦虑和害怕。
我们都知道,人无法在焦虑中做好事情,孩子同样也不能在焦虑中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更何况焦虑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是相信自己可以解决困难?
还是会下意识去想——原来家长和老师说的对,到了三年级就学不好。

02  别做「焦虑发射器」
在这里,我想请问正在看文章的诸位一个问题:你有过因为35岁失业焦虑而选择在职场忍气吞声的经历吗?
或者因为假定要做的事情会是失败的,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吗?
可能有,可能没有。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在此时突然会清晰意识到,这些对「未来的假定」,正在滋生「焦虑」
我们害怕自己会完蛋,所以小心谨慎。
生活不再有趣,而是变成对某种预言的验证。
我们曾经努力抵抗过社会、工作、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却在不知不觉间让压力侵袭,自己也变成了「焦虑的发射器」
当然,这不是你的错。
一个人带着这么多焦虑到处走,太难受了,所以TA一定会到处扔,扔给谁都行。大家一起焦虑。
从一个人的焦虑到一群人的焦虑,焦虑变得更大了。
焦虑是一个可怕的怪兽,它有一个无底洞肚子,它会让你往一直往里面填,一直填。
用焦虑蔓延出的各种负面情绪会把这头怪兽喂养得越来越大。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可以打败它呢?
答案就是行动。

03  不「焦虑」的容器
当老师说三年级会出现成绩滑波现象的时候。
家长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孩子学习上的挑战和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也许你可以这样和孩子这么说:你升入三年级了,所学的东西会更难一点,这是不是很正常?如果你三年级了,还在学1加1,那岂不是很无聊?你会遇到困难,说明你长大了,困难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长得更扎实。所以遇到困难别害怕,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去面对。因为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三年级小孩的爸妈。
其次,让孩子理解,现在学不会不是TA不好,也不是TA不够努力。
可能是因为这个学习本身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就好像桃花在春天才开,你要它在十月的时候开花,那它肯定是做不到的。
有时候要慢慢的等待,把现在的事情一点点的做好,比如当你做这道题的时候,心里只想着这道题,而不是做不来,就考不好,考不好就完蛋的恶性循环。这对于解决当下的困难,一点帮助都没有。
现在是通往未来的一座桥,慢慢走,才会到达。
但焦虑的人,无可避免就是会去假定未来——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焦虑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避免失败。
只想一直焦虑,就不用去面对失败了。
其实不用想这么多,只要记住,就算失败了,下一次再开始也不会从零开始啦,而是从经验中开始。
失败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只要我们不那么害怕它的存在,它就会慢慢的靠近我们,而且它会告诉我们好多事。比如,它告诉我们什么是自信心?
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不害怕失败。我们越可以和失败做朋友,我们就越不害怕它,这样我们也会越自信。那种觉得自己即使遇到了困难,也可以去学习的心情,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嘛。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希望家长面对孩子成绩下滑,是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用言语去伤害。
当孩子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其实讲一些气话是容易的。但这些伤害对方的话,其实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对方不会因为你说一些狠话、气话,问题就会解决。
有的时候就是需要办法,有趣的是,当我们的大脑被强烈的情绪所笼罩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思考,没有空间想办法。
所以先冷静下来,想一想,才可以找到办法。
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他一和你说这件事,你就说他没用。你说他没用,他下次遇到这个冲突,就会变得有用吗?当然不会啊。也许你可以先了解情况,甚至教孩子几招。
孩子口袋里的办法越多,下次他遇到类似的情况的话,会不会就更容易去处理?就好像武侠小说中行走江湖的侠客,会的招式越多,越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骂孩子是没有用的,除了贬低他,损害他的自尊心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在学习上,就更是如此,学习的方式要符合孩子发展的规律,难度要适合孩子的接受程度,拔苗助长没有好下场。

写到这里,请我们都仔细感受一下,是不是做了自己的焦虑发射器,或者又对别人发射了焦虑?
这些焦虑是真实的吗?
还是无谓的担忧。
不论真不真,我们生活在当下,很多时候光焦虑没有用的,得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更有力量去面对。
如果是在设想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焦虑,那焦虑也没有用,那样的焦虑就是一个骗子,它欺骗我们拱手出让我们的今天,可不要上当哦!

v2-075745b0a617a2388e52e613127296d8_720w.jpg

TAGS:

相关推荐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23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61 0

  •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87 0

  •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妈妈,我不想上学!” 当孩子突然频繁抗拒上学,家长或许以为是厌学情绪作祟,却可能忽视了背后更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

    2025-06-30 110 0

  • 专栏丨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前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

    专栏丨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前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

    当我们决定走进心理咨询室,开启自我探索与疗愈之旅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准备工作——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就像在选择餐厅时,我们会先查看菜系,根据口味偏好决定吃川菜还是粤菜;在选择心理咨询时,了解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特点与风格,是找到最适合...

    2025-06-21 136 0

  • 好文丨请你保持住你的回避吧,臭爸爸

    好文丨请你保持住你的回避吧,臭爸爸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4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10年前,当我去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的时候,我和父亲的关系跌入了冰点。那时候,我新婚不过三年,婚姻就出现了危机,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跟丈夫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他变成一个时常不回家的...

    2025-06-16 14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