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4-09-24 784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习惯性反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从多种维度来看待它:
认知偏差: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忆信息以证实自己的先入之见,而忽视或贬低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对于习惯性反驳者来说,他们可能会过度使用这种偏差来维护自己的观点,从而在面对不同意见时自动进行反驳。
自我防御机制:根据防御机制理论,习惯性反驳可能是一种保护自我不受外部批评或挑战影响的方式。通过反驳他人的观点,个体可以在心理上保持自己的完整和稳定。
控制感和自我效能:反驳他人可能使个体感到自己在对话或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增强了控制感。此外,能够成功反驳他人可能被个体视为一种能力或智力的表现,这与其自我效能感有关。
情绪驱动:情绪状态,特别是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或愤怒,可能导致个体更倾向于反驳。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人们往往更难以公正地处理信息,而是选择防御性的反应方式。
社会学习:如果个体在其成长环境中经常见证或体验到反驳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策略,他们可能学会并模仿这种行为。例如,家庭、学校或工作环境中常见的辩论和争论可能强化了反驳的行为模式。
认知刚性:认知刚性指的是个体在思考问题时表现出的灵活性不足。具有高认知刚性的人可能难以接受新信息或改变其已有观念,因此更可能采用反驳来应对挑战其认知框架的情况。
需要归属感和认同:在某些群体中,反驳可能被视为一种力量的体现或对群体忠诚的表达。个体为了获得或维持与某些社交群体的联系,可能会采取反驳作为展示自己立场的一种方式
那么,当我们遭遇习惯性反驳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自我观察:首先识别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反驳倾向,这有助于理解对方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反应。
情绪管理:在对方反驳时,注意自己的情绪反应,避免被情绪主导而陷入争执。
使用开放式问题:邀请对方阐述其观点的具体原因,而不是直接对观点进行批评。
积极倾听:展示出真诚的倾听态度,通过肢体语言如点头或眼神接触来表明你在认真听取。
寻找共同点:在对话中寻找和强调双方观点的共同之处,减少对立感。
表达理解和尊重: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可表达对其观点的理解和尊重,这有助于缓和紧张的气氛。
设定合理的预期:认识到习惯性反驳的人可能不容易改变,调整自己在沟通中的期望,避免过度失望。
保持耐心:改变他人的习惯性行为需要时间,持续展示理解和耐心是关键。
正面反馈:当对方展现出较少反驳行为时,给予正面反馈,强化其更积极的沟通方式。
提供资源:如果适当,可以推荐一些有关有效沟通技巧或情绪管理的资源给对方。
明确界限:在必要时,明确告诉对方你不接受反驳的方式或时间,比如在讨论重要决策时要求更专注和尊重的交流。
选择性参与:如果对方持续表现出无益的反驳行为,可以选择在某些情况下不与其深入交流,以保护自己的心理福祉。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60 41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66 41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79 41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92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5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01前阵子去一个朋友H的工作室聚会。H是做音乐的,工作室布置得简单有趣:清爽的白色吧台,一个证书展览柜,落地窗,淘来的暖色沙发椅子,一张长茶桌,上面放着一些精致...
2025-03-15 126 41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作者|周力编辑丨方容01不再为身体感到羞耻某天和女性朋友聊天,提到穿文胸这件事,她说胸部刚发育的时候,特别不想穿文胸,只想把自己的鼓起的胸部隐藏起来,所以一直穿着宽大的衣服,也因为这个变得含胸驼背。...
2025-03-07 1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