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原创丨我在平静地发疯

admin 2024-09-16 919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我在平静地发疯。”

“我在平静地崩溃。”

近年来,互联网的社交媒体上,常看到这样的评论——“有些人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已经疯了。”

这是因为「情绪感知」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感受不到情绪的存在,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逐渐崩塌,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塌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绪隔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个体为了适应环境、或者处于自我形象维护的目的,有意识地隐藏或者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从行为上,包括不限于表现为:微笑掩饰悲伤、沉默掩饰愤怒、冷静掩饰焦虑等。这些表现往往给人一种平静的假象,而实际上个体内心可能正经历着剧烈的情绪波动。
但被压抑、被忽视,甚至被回避的情绪,从来没有消失。正是因为它们没有消失,所以看不到的精神世界才会掀起狂风暴雨。
英国著名精神病学者莫兹利在1895年提出:“用眼泪无法发泄的悲伤,会使其他器官哭泣。”
长期的情感隔离可能导致大量负面情绪的累积,如愤怒、悲伤、焦虑等,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症、心理疲劳等。
除此外,情感隔离还可能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由于个体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人可能难以理解其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导致沟通障碍和误解。这种误解和隔阂可能进一步加剧个体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所以当你觉察到情绪来了,你可以停下来问问它:你想表达什么?
人的情绪,就像河流治理,它不能被强行堵塞。情绪的流动有其自然的规律和节奏,试图通过压抑或忽视来控制情绪,只会让它们在内心积累,最终导致更大的问题。
但我们都知道,情绪表达是一件并不容易做到的事。
尤其是在东亚文化当中,表达「脆弱、恐惧、愤怒、悲伤」等,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从而导致我们不擅长表露出真实的自我。
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表达真实的情感可能带来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这种不确定性和恐惧感使得情感表达变得更加困难。
另外,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在情感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更倾向于表达和讨论自己的情感,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压抑和隐藏情感。
这种差异部分多数是由于生理上的不同,如激素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的期望。
那么,当我们知道情绪不该被压抑,便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提升情绪感知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情感自然地流露:

  1. 情感识别:识别情绪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情感日记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当我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自己的情感时,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疏导和管理。
  2. 情感表达:表达情绪是一种健康的情感释放方式,可以通过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表达不仅有助于减轻内心的压力,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3. 情感调节:在识别和表达情绪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学会调节情绪。这包括学会放松自己、调整心态、寻求帮助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保持心理健康。

但如果觉察不到怎么办?
没关系,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发生了什么吗?
关心自己的情绪变化,关心自己的状态变化,从观察中感受情感变化,从变化中觉察真实内在。
愿我们收获真实的情绪稳定,不是遇事不惊不喜不怒,而是允许情绪存在,允许自己咆哮怒吼~

640.jpeg

TAGS:

相关推荐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29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65 0

  •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91 0

  •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妈妈,我不想上学!” 当孩子突然频繁抗拒上学,家长或许以为是厌学情绪作祟,却可能忽视了背后更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

    2025-06-30 115 0

  • 专栏丨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前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

    专栏丨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前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

    当我们决定走进心理咨询室,开启自我探索与疗愈之旅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准备工作——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就像在选择餐厅时,我们会先查看菜系,根据口味偏好决定吃川菜还是粤菜;在选择心理咨询时,了解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特点与风格,是找到最适合...

    2025-06-21 140 0

  • 好文丨请你保持住你的回避吧,臭爸爸

    好文丨请你保持住你的回避吧,臭爸爸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4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10年前,当我去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的时候,我和父亲的关系跌入了冰点。那时候,我新婚不过三年,婚姻就出现了危机,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跟丈夫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他变成一个时常不回家的...

    2025-06-16 1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