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admin 2025-07-05 196 0

白绿色简洁中文Logo (微信公众号封面) (1).png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
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
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社会关系或社交活动之外。
孤立可分为直接孤立和间接孤立。直接孤立表现为公然的排斥行为,如直接对被孤立者说 “我们不跟你玩”;间接孤立则更为隐蔽,比如在背后说坏话、故意忽视、传播不实谣言等,通过操纵社交关系来孤立他人。这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却能给被孤立者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
被孤立会严重打击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当周围人都对自己不理不睬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不值得被喜欢和接纳。这种自我怀疑不断加深,就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
而且,长期处于被孤立的状态,还会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被孤立者时刻担心自己又会被他人排斥,精神高度紧张,内心充满不安和恐惧,进而产生焦虑情绪。
那么,该怎么办呢?
第一,你要找到自己被孤立的原因。
无可避免,当意识到自己被孤立的那一刻,是难过的,甚至是愤怒的,但比起冲动质问对方“为什么这么孤立你”,可以先尝试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寻找被孤立的原因是什么?这很重要。
可能有些孩子会感到委屈,仿佛这么做是在寻找自己的错误一样。
但并不是。
被孤立的原因复杂多样,只有深入心理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找到应对之策。
在校园生活中,学习成绩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当你在学习上表现出色,或者在某些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时,可能会引发他人的嫉妒。
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源于个体对他人优势的感知,以及自己相对劣势的认知。这种情绪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负面行为,孤立就是其中之一。
误解和偏见是导致被孤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无心的举动或者言语,被他人误解为不友好、傲慢或者冷漠,从而导致孤立行为。
偏见则是基于不充分的信息或者刻板印象而形成的对他人的片面看法。比如,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你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背景与他们不同,就对你产生偏见,认为你与他们格格不入。这种误解和偏见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会让被孤立者陷入困境。
另外性格差异、喜好差异等等差异行为,也会导致孤立。
第二,知道原因后,主动沟通是一种方法,拓展新的朋友也是一种方法。
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自尊心极强,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当ta们面临被孤立的情景,要求ta们主动沟通,积极寻找融入集体的方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ta们可能会觉得,主动沟通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害怕再次遭到拒绝和嘲笑。
但主动沟通并非示弱,而是展现自我强大的心理韧性。
当你发现被孤立源于误解时,尤其是好朋友之间,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平和的语气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在放学后找个安静角落,真诚地说:“最近感觉我们之间好像有些误会,能不能聊聊哪里做得不好?” 
若问题出在集体层面,不妨在班级活动中主动参与协作,用实际行动打破隔阂。
同样,回到开头第一句话,正常人是不会孤立、排斥别人。
如果主动沟通暂时没有效果,你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拓展新的社交圈,而不是停留在当前的关系里。
第三,自我关怀同样重要。
被孤立时,大脑会放大负面情绪,当你觉得自己不那么对劲的时候,你要先关心自己,而不是忙着修复关系。
你可以建立 “自我肯定清单”,每天写下三件自己做得好的事,无论大小。
也许是解出一道难题,或是坚持跑完了八百米,这些小事都能成为对抗自我怀疑的力量。同时,培养一项独处时也能享受的爱好,如绘画、阅读或乐器演奏,在沉浸于热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并不完全依赖他人的认可。
第四,要及时寻求帮助。
当对方的孤立行为升级,甚至演变为欺凌,造成心理创伤时,千万不要独自承受。
及时向外界寻求支持,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保护自己的必要手段。
学校里的班主任、心理老师,都是处理校园关系问题的专业人员。你可以在课间或放学后,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坦诚地说:“最近同学们的行为让我很难过,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请您帮帮我。” 
更不要害怕给家人添麻烦,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家长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通过与学校沟通、联系对方家长等方式介入处理,必要时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援助机构等专业组织的帮助。
现在,许多城市都设有青少年维权热线,如 12355,当你感到无助时,拨打这个电话,就能获得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心理支持。
记住,每个人都有获得帮助的权利,主动求助不仅能化解眼前的困境,更能让你学会在未来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
校园孤立带来的痛苦虽然真实,但它绝非无法逾越的障碍。
通过理性分析原因、积极采取行动、持续自我关怀,你会穿越这段黑暗时期。
记住,真正的友谊,永远不会建立在孤立与排斥之上。


v2-075745b0a617a2388e52e613127296d8_720w.jpg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51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86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03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56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61 0

  •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19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