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你知道吗?成人依恋类型的原型源于婴儿期

admin 2021-10-13 16940 0

微信图片_20211013105636.jpg


本文转自网络



生活中,在与人相处时,无论是亲密伴侣或陌生人,我们常常会发现:

自己莫名的恐慌,无来由的感到无所依靠,或无法完全信任另一个人是值得依赖的,即使他一直陪伴在左右,然后会很自然地说,我好像缺乏安全感。


成人四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焦虑回避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群非常享受亲密行为,而且通常都温暖而有爱;

焦虑型依恋的人群十分渴望亲密,常常对恋爱关系全情投入,但是又非常担心伴侣是不是同样地爱着他们;
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将亲密行为等同于独立性的丧失,他们总是尽可能地减少亲昵。

安全型依恋的人群约占50%以上,焦虑型依恋约占20%,回避型依恋约占25%,而剩下的3%~5%则被归为第四种比较少见的类型,也就是焦虑回避型
关于依恋风格的最初猜想是:依恋风格是家庭教养的产物。因此,当时的研究假设,你现在的依恋风格,取决于幼时所受照顾的方式:若你的父母对你十分敏感,有空回应你,那你就该是安全型依恋风格;若他们的回应是断断续续的,那你就会发展成为焦虑型依恋风格;而若是他们对你疏离而冷漠,几乎不会回应你的要求,那你就会发展为回避型依恋风格。





微信图片_20211013105735.jpg
图片来源知乎



你知道吗?

一个人的安全感和他在婴儿期与母亲的依恋模式紧密相关,而这些模式也会发展为你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中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通常在儿童一岁的时候就会典型表现出四种依恋类型的一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


安全型:





母亲在,孩子就很自在,他们能独立的探索环境,时不时回来找妈妈磨叽一下。

当母亲离开时,孩子表现的有点心烦,但是母亲回来就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

大多数儿童属于这个类型。

微信图片_20211013105959.png
 

回避型:




不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后也没什么难过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也还是对她比较冷淡。

这个类型的比例在20%。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007.png


矛盾型:




我觉的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他们对母亲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

到了新环境中,儿童紧紧挨着母亲,几乎不去探索新环境。他们在陌生人进来后,母亲离开前甚至就有些焦虑了,当母亲真的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巨大的哀伤或愤怒。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013.png

然而一旦母亲回来,他们一方面表现的要跟母亲接近:他们要和母亲有身体接触。另一方面却又选择了负面情绪的身体接触方法:他们对母亲又踢又打,往往还伴随着愤怒的表情或者号哭。

这一类型的孩子约10%~15%。
 

混乱型:




顾名思义,他们的表现不可预估,时而平静时而愤怒。

但是我们一般认为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最没有亲密关系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占比5%~10%。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019.png



 测量亲子依恋






安大妈在1978年设立了安斯沃斯陌生情境用于测量亲子依恋,一般情况下,这个情景遵循下列八个步骤(你找个机会自己试试):


场景
步骤
观察依恋行为
1
母亲与孩子进入陌生房间

2
母亲坐下,孩子自由探索
母亲是安全的保障
3
陌生人进入,坐下和母亲交谈,与孩子交谈
对陌生人的反应
4
母亲离开房间
分离焦虑
5
母亲回来,和孩子打招呼并安慰他,陌生人离开
重逢的反应
6
母亲离开,留下孩子独处
分离焦虑
7
陌生人回来
接受陌生人抚慰的能力
8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重逢反应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236.png





江西睿德心理

有态度  有温度  有尺度


本中心提供英国Tavistock 模式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


考试焦虑   情绪调节
沉迷游戏   学校适应

人际障碍   亲子沟通



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儿童青少年(16岁以下)咨询评估负责人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320.jpg



杨芳芳

江西睿德心理创始人

专职心理咨询师




图片

咨询经验

3800+小时

图片

咨询方式

面对面/视频

图片

咨询费用

500元/次




职称/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号:1114000008200249)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助理心理师

(ZX-19-152)




从业年限


10年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列好了详细的计划,却总在执行时拖延;减肥、学习、提升技能,刚开始热情满满,没过多久就半途而废;看着别人坚持做一件事时动力十足,自己却总像被抽走了能量,找不到...

    2025-09-01 36 0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66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107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18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67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7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