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四个信号

admin 2020-09-09 9703 0

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光彩夺目,不但令您自卑、甚至会让您觉得自己很弱小,不由自主的崇拜他们,将他们视为偶像,想要成为他们的样子?

事实的真相是——在他们的安全和伟大态度背后,往往隐藏着内心的不安,也就是说,他们是没有安全感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忧虑和恐惧隐藏在表面宏大的面具背后,这种态度往往会让别人感到自卑。

这并不是不够谦虚,而是阿德勒所说的自卑情结。我们往往能够在自卑的面具下发现他们内心的不安,这也不是特例。

阿德勒认为自卑的人试图通过“争取优越感”弥补内心的卑微。这些人在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的时候,想要让自我感觉良好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别人不开心。阿德勒认为,争夺优越感是他们神经症症状的核心表现。


1、安全感和自恋

我们现在知道,挣扎着获得优越感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个特征。这与正常人格发展混乱有关,他们需要不断地追寻自身自尊的提升。

有学者提出了浮夸型(grandiose)自恋和脆弱型(vulnerable)自恋的模式。浮夸型自恋的特点是外向、专横和寻求关注。脆弱型自恋容易受伤害、对批评或挫折非常敏感,以至于这些批评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而且,他们的社会关系恶化,因为他们需要别人不断的赞赏他们的自命不凡。

10.1111/j.1467-6494.2010.00711.x

当你和这两种自恋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你会倍感自卑。当自尊的缺乏通过自恋行为表现出来后,就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事实上,虽然自恋并不总会达到病态的程度,但是自恋的影响的确普遍存在。


2、自尊与自恋

一些研究者认为,显性自恋(overt  narcissism)和隐性自恋(covert  narcissism)能够更好地描述自恋,而非浮夸型和脆弱型自恋。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自恋类型调整治疗方案。

自恋者的显性/夸大的自恋部分会让他们直接暴露自己的重要性,更强烈的关心别人是否关注、钦佩自己。隐性/脆弱的自恋隐藏在无意识中,在公众面前的缺乏自信和主动性,情绪感受含糊不清、心情抑郁,对工作缺乏热情(自恋缺陷)。

英国德比大学的心理学家James Brookes对这两种自恋人格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尊、效率以及对自己成功能力自信心。研究结果显示:

显性自恋对自尊和超越自尊的自我效能都有正向预测作用。相反,隐性自恋对自尊和自尊以外的自我效能有负向预测作用。

显性自恋与较高的自尊相关,隐性自恋与低自尊相关。

DOI: 10.1016/j.paid.2015.05.013


3、自恋行为体现不安全感

James的这项研究勾勒了自恋人格的一些表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定义自恋人格。这项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何自恋者的行为代表了他们内心的安全程度。

1、不安的人会设法让你感到不安

  当你和某个人在一起时,你是否经常质疑自己的价值?那个人总是谈论自己的长处?如果你平常很少有不安的感受,只是在和某人打交道的时候,才会感到怀疑或自卑,那么这些人很可能已经把他们的不安感投射到了你的内心之中,只是你对此毫不知情而已。

2、缺乏安全感的人迫切想要炫耀他们的成就

  没有安全感的人并不总是通过彰显的行为强化自己的虚假形象,这会让另一个人感到不安。很多时候,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我们只要夸耀他们的伟大生活方式、惊人的教育水平或他们的家庭是多么的美好就足够了。这也是他们说服自己的确有价值的方式。

3、缺乏安全感的人过于频繁的谈论自己的谦虚

  过分的谦虚往往是一种被掩饰了的骄傲,假装自己特别谦卑是在暗自彰显自己的重要性,这种虚假的客气和自谦会让对方觉得低人一等,让他们获得优越感。沾沾自喜的谦卑往往都带着一丝寒意,让人感到不安。

4、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抱怨那些不够好的事情

  有自卑情结的人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幸福感。鉴于他们现在感到不安全,他们往往会专注于特别高的目标、沉溺于别人眼中的声望,而这些外在的虚名又往往如此的声名狼藉。他们就是通过这些优越目标陪衬他们的优越性,而当他们的目标没有实现时,这些目标又会加剧他们的不安全感。


结语

能够察觉周围人的不安全感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自己形象和能力的疑虑。这样,那些不安全的人带给你的自卑和不安就会不治而愈。而且,当他们体会到你的安全和稳定时,他们的自我感觉也会好很多。

如果你不会陷入到对自己的这些怀疑之中,那么您就会觉得内心充盈,无论是你自己的体会,还是让周围的人感到充实,不怀疑自己、自我关系是良好的开端。你觉得自惭形秽,这些人的自卑感也不会得到改善,相反,这只是暂时的权益之计,它带给你的伤害如此之深,很难痊愈。

不要让别人骑在你头上欺负你。只要别太当真,别太认真看待这些人和你说的话,任何任何琐碎的事就够了。更不要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这些防御性的立场只会让你的内心伤得更重。相反,我么不妨以慈悲心宽待那些问题严重的人。

相关推荐

  •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列好了详细的计划,却总在执行时拖延;减肥、学习、提升技能,刚开始热情满满,没过多久就半途而废;看着别人坚持做一件事时动力十足,自己却总像被抽走了能量,找不到...

    2025-09-01 52 0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75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118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27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77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8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