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5-05-12 43 0
01
这是一个思考很久的决定。
在过去长达十年间,我经常对妈妈说:去做你自己,别管我。
至今,我可以确定,妈妈没理解什么叫「做自己」。
在她的语境中,没有做自己,自然也不会有「爱自己」这一说。
妈妈在东亚传统语境下长大。
作为一名 60 年代出生的女性,“自我” 这个词对她来说太过陌生。
我现今35岁,印象中,母女俩没有坐下来好好聊过天。年少我因为一次无缘无故的当众叱骂,疏离妈妈直至成年,成年后又因为不愿意踏入婚姻,再次陷入长达数年的对抗。
如今我接近中年,日渐平和,而妈妈逐渐衰老,我们之间少了许多尖锐,但依旧不见温情。
关于妈妈的过去,都是我由周遭零星的信息拼凑而来。
妈妈是长女,是大姐,有三个弟弟。大舅跟妈妈年纪接近,二舅因为家境贫寒被送养,小舅比我大18年。作为最小的弟弟,得到全家的供养,成为80年代的大学生。
妈妈上过学,小学毕业。
在那个年代已经不容易,大舅妈曾经很羡慕说,妈妈认得字,工作更好找,工资也更高。
但妈妈在我和我哥出生后就成了家庭主妇,全心全意操持家务。她的掌控欲极强,对钱如是,对孩子亦如是。我哥高中离家寄宿在学校,那时候交通还不算发达,来回一趟十分折腾,我妈却可以每日奔波去送餐、洗衣服。
我以前会觉得,这些苦是自找的。
如今再回头,我想,这是一位母亲对「自我的想象」。
在东亚文化的浸染下,母亲被赋予了「牺牲奉献、无私伟大」的标签,女性也被贴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标签。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妈妈强迫自己活成了传统意义上的 “完美母亲”,她也认同了一个女性的困难叙事。
前阵子,她说:你不结婚你老了就知道苦了。
我反问她:你现在不苦吗?
妈妈沉默片刻,低声说:人生不都是这样,苦着过完一辈子。
02
人都是这样过完一生的吗?
不是。
至少我不是。
我毕业后努力挣钱,希望有一天能用事实来证明:我有能力过好生活。
我相信我证明了这件事,我也隐约感觉到妈妈某些时刻也认同过我。
只是,我即将走向的是一条她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她会惶恐。
当她开始陷入对不可控的未来想象时,她就会想把她过过的人生强塞给我。
而我也在强塞给她,我认为对她好的生活。
比如,离婚。
记忆中,他们也没什么和谐共处的时刻,不是爆烈地争吵,就是我爸实施冷暴力。从我的角度看,这样的日子是过不下去的。
妈妈有实现经济自由的能力。
我爸失业后,妈妈重返职场,去了母婴店当销售员,常常是店里的销冠,对于如何养育孩子,她说起来头头是道,又极擅长和陌生人搭话。
我某些莫名其妙的相亲对象,就是她在菜市场买菜跟对方妈妈搭讪来的。
妈妈很倔强,倔强认为,女性就该结婚、生子、操持家务。所以,在爸爸自暴自弃的十几年里,她忙外又忙内,还持续地遭受着冷暴力。
让她放弃这样的生活,重新开始,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样的生活,超出她的认知想象,也违背东亚文化根植在她内心的观念本能。
年轻人抵抗这样深厚的文化思想背景尚且困难,对于一个即将走向人生最后阶段的人来说,不如让她和她的倔强一起。
延续女性苦难叙事,才是她的舒适区。
03
妈妈其实有点馋嘴。
我也很馋嘴,热衷买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小甜点。
有时候妈妈看见了,会问:我能吃吗?
为什么不能?
很长时间我都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这么问。
现在我能解读出妈妈的情绪——一句小心翼翼的试探,藏着她对 “索取” 的不安。在她的观念里,家里的一切是她的,又不是她的。
正如她不敢离婚,因为没有法律概念的她,传统认知中,她会失去房子、孩子和一切。
去年年末,妈妈因为脊椎压迫神经导致晕眩,不得不停下工作在家休息,也就少了一份收入。
上个月她生日,我转钱给她,她不要,我说你不要我就不转了。
结果隔天她跟我说没钱,说完自己又觉得难为情,自言自语说没有出去工作,跟孩子要钱之类自我贬低的话。
今天母亲节,一早我就给她转钱,连同生日的钱一起,她收了,没再像以前那样推来推去,或是觉得我给的钱太多,她只需要几百就够了。
这些伸手「接受」的时刻,对妈妈来说,是带着羞耻、不安和愧疚的。
或许在妈妈的意识里,“被爱” 是需要资格的 —— 她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够格坦然接受他人的给予。
这种 “不配得感” 早已根深蒂固,让她面对善意时,第一反应不是欣然接纳,而是自我怀疑。
04
我当然希望有一天,妈妈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可以全心全意为自己打算,给自己买好吃的,抛下家务出去玩,去撒野,去吹风。
但我知道,那一天可能永远不会来。
我不再期待「妈妈去爱自己,去自由地飞翔」,因为她的妈妈、我的外婆能给她的托举,只能让她在地上跑。
我也不再可怜妈妈。
我知道,有时候她会本能利用道德使我屈服于愧疚,对我进行情感绑架。很多时候我对妈妈的情感非常复杂,有愤怒,有可怜,有同情,有理解。
我试图让她去理解生活与情感的多层次,然而她早已失去了「生命的主体性」。
她不需要我的情感,她只需要继续平稳地行驶在她的人生路上。
我希望她就按着现在的模样,平稳走完这一生。
话题征集
关于母女一切可以聊的事
在生活的旅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诱惑与挑战,在清晨五点的跑道与温暖的被窝之间、在计划的晨光与屏幕的沼泽之间,总是与另一个自己反复拉扯。那些被偷走的时间,本可以砌成通往星辰的阶梯,却在拖延与放纵中悄然流逝。上周日,江西睿德心理健康讲师、国家...
2025-05-17 28 0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1800字阅读时间约4-5分钟01这是一个思考很久的决定。在过去长达十年间,我经常对妈妈说:去做你自己,别管我。至今,我可以确定,妈妈没理解什么叫「做自己」。在她的语境中,没有做自己,自然也不会有「爱自己」这一说。...
2025-05-12 43 0
孩子到底为什么厌食?原因是:饭不好吃…怎么办?喂饱他,要么苦练厨艺,要么寻找外援(外卖、饭店、钟点工)……反正,请放弃任何说教和心理学分析的念头。【如果你已经放弃,正文便到此结束。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放弃“纠正”孩子厌食问题,或许以下内容,可以...
2025-04-30 90 0
当得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内心往往焦急又愤怒。但此刻,保持冷静是关键,因为家长的反应和引导,对孩子后续的应对及心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心理学视角看,校园欺凌不仅是孩子间的冲突,更是亲子关系模式的一次投射——你的回应,正在重塑孩子对世界...
2025-04-21 123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160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144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