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专栏丨【 孩子厌食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一招!

admin 2025-04-30 318 0



孩子到底为什么厌食?

微信图片_20250430092029.jpg



原因是:饭不好吃…

怎么办?
喂饱他,
要么苦练厨艺,
要么寻找外援(外卖、饭店、钟点工)……
反正,请放弃任何说教和心理学分析的念头。


【如果你已经放弃,正文便到此结束。

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放弃“纠正”孩子厌食问题,或许以下内容,可以提供新的视角。

很多家长将「孩子不吃饭/挑食」列为「喂养」头号大敌,往往却是越想解决一个问题,越容易制造出另一个问题

人体有天然的饥饿机制,孩子不会“故意饿自己”。

若孩子拒绝吃饭,可能是身体不饿、食物不合口味,或被过度喂养破坏了感知。强行塞饭只会加剧逆反,甚至埋下“厌食-强迫-抵抗”的恶性循环。

破除“孩子厌食怎么办”的根源并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要放下焦虑,回归本能

1. 尊重「饥饿-进食」的自然节奏
孩子拒食时,先问自己:他今天真的饿吗?强行喂食只会让吃饭变成任务,甚至演变成「你追我逃」的战场。
不妨退一步:“这顿饭不吃,下一顿再吃”,孩子尝过饿肚子的滋味,反而会主动靠近餐桌。
饥饿感本就是最好的开胃菜


2. 用「好奇心」代替「说教」

与其逼孩子“再吃一口”,不如让吃饭变得有趣起来:
你可以提升厨艺把米饭捏成小动物、用蔬菜摆图案,或让孩子参与简单烹饪(如拌沙拉、包饺子)。
也可以减少“审判”避免“不吃就别想下桌”、“别人都吃完了”等对比式催促,而是轻描淡写地问:“今天的胡萝卜是脆脆的,要不要尝尝?”
如果孩子不要,那就不要。
一切随缘,心态才平和。


3. 警惕“过度喂养”的陷阱
许多孩子对食物失去兴趣,根源是家长长期“填鸭式投喂”:
零食不断档、正餐被稀释孩子胃里永远有存货,自然难以专注吃饭。
“清盘强迫症”总要求孩子“吃完才准离开”,却忽略了“吃饱了再塞”只会消磨食欲。

适当留白,反而能让孩子重新感受“饿”和“香”的对比


4.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份量由孩子定给一小碗饭,吃光了再添,而不是堆成小山;
种类可自选提供2-3种健康选项(如米饭/馒头、肉/菜、汤/奶),让孩子自主搭配;
允许“偏食阶段性”今天只吃菜不吃肉,明天可能突然反过来——味觉偏好会变化,强制纠正反而强化厌恶。
孩子吃饭的本质是生存需求,不是道德考验。
你越松弛,孩子越能放松地感知饥饱、探索味道。
毕竟,吃饭本该是件快乐的事,不是吗?


v2-075745b0a617a2388e52e613127296d8_720w.jpg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54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90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04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57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65 0

  •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1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