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科普丨自我效能感:激发内在潜能的关键密码

admin 2024-12-27 1194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在生活中,你是否曾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

或者,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是充满信心地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 自我效能感

它如同我们内心的一把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对我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它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的呢?

1.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由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简单来说,它是我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成功执行某项任务的信心程度。

这种信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验、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对当前任务难度的评估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

例如,一个学生如果在数学考试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并且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点,他就会对自己在数学领域的学习能力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他相信自己在面对新的数学难题时,有能力去思考、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直遭遇挫折,成绩不理想,可能就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自我效能感较低,面对数学作业或考试时就容易感到焦虑和无助。

2.自我效能感是怎么来的?

第一,过往经验:过去在类似任务中的成功经历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

当我们曾经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会在内心形成一种 “我能行” 的信念,这种信念会在未来面对相似情境时被激活,增强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替代性经验:观察他人的成功或失败经历也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当我们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在某项任务中取得成功时,会觉得自己也有可能做到,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例如,看到身边的同学通过努力学习成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们可能会受到鼓舞,认为自己只要付出努力也能实现大学梦。

相反,如果看到他人在某项任务中屡屡失败,且我们认为自己与他们能力相当,可能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第三,言语劝说:来自他人的鼓励、赞扬和建议等言语信息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比如,老师鼓励学生说 “你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只要坚持练习,一定能够画出很棒的作品”,这样的话语可能会让学生相信自己具备绘画的能力,从而增强在绘画领域的自我效能感。

然而,言语劝说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劝说者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以及我们自身对这些话语的接受程度。

第四,情绪唤醒:我们在面临任务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积极的情绪,如兴奋、自信等,通常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迎接挑战。

而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则可能削弱自我效能感,使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那么,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

提升自我效能感有多种有效方法,最直观应是电影《热辣滚烫》中的贾玲所扮演的角色乐莹,可点击原创丨《热辣滚烫》生命只活一次,回顾该文。

从电影中便可知,提升自我效能感首先应该要做的是设定合理目标,把大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可实现的小目标,像减肥 20 斤可先定每周减 1 斤,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能积累成功体验,增强信心。
接着就是积累成功经验,主动参与擅长或感兴趣之事,如写作就多参赛投稿,获奖或录用可提升效能感,失败了也要客观分析原因以改进。
积极的自我对话非常关键,用积极话语取代消极暗示,面对挑战时鼓励自己勇于尝试,把失败当学习机会。
学会观察情绪状态,运用深呼吸、冥想、运动、听音乐等技巧保持乐观,情绪稳定积极时思维更清晰,对自身能力更有信心,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总之,自我效能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股强大力量,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作用以及提升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激发内在潜能,以更加自信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v2-075745b0a617a2388e52e613127296d8_720w.jpg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45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79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99 0

  •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131 0

  •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妈妈,我不想上学!” 当孩子突然频繁抗拒上学,家长或许以为是厌学情绪作祟,却可能忽视了背后更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

    2025-06-30 160 0

  • 专栏丨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前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

    专栏丨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前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

    当我们决定走进心理咨询室,开启自我探索与疗愈之旅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准备工作——了解心理咨询的流派。就像在选择餐厅时,我们会先查看菜系,根据口味偏好决定吃川菜还是粤菜;在选择心理咨询时,了解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特点与风格,是找到最适合...

    2025-06-21 18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