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科普丨理解与应对投射性认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解析

admin 2024-11-29 860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或他人似乎将某些特质、情感或动机强加于他人身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比如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可能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或期望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学习特定的乐器或参加特定的运动,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这可能是因为父母自己有遗憾或未满足的愿望从而对孩子产生了投射性认同。

1.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最广为接受的含义由梅勒妮•克莱因(1946)提出。

她认为投射性认同是指个体通过将自我或内心世界中不想要的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外部客体的方式,实现对不想要的部分进行管理的一种幻想。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己的嫉妒而指责朋友不忠诚,或者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认为同事工作效率低下。

2.投射性认同的类型和表现

投射性认同一般有四种类型:
1. 权力型(支配者)
其逻辑是:我对你好,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是诱导出他人的软弱、无能感,从而实现自己的控制欲和权力欲望。
这是一个人的自负,或自卑(害怕被瞧不起)在驱使。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有的人喜欢以权威的身份去诱导别人顺从、恭维、认同自己。
有的人甚至会利用自己的权威身份去指使别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他会向人投射出这样的信息:“我就是权威,你必须听我的”。
2. 依赖型(依赖者)
其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在做决定或需要独立行事的时候,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会有求于人。
但实际上这种人是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有的人以弱小无助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向他人发出"我很无助,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的投射,从而使对方关心、帮助自己。
这种类型一般是女性和男性相处的时候,出现的情况会比较多。
3. 迎合型(迎合者)
其逻辑是:我总顺着你,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诱导他人身上的内疚和感激之情,以实现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
是人的被接纳认同的渴望在制造投射性认同。
有些人和人交往的时候,会喜欢讨好对方,通过迎合别人的需求而使自己的一些需求得到满足。其投射的信息就是"我对你那么好,你也要对我好"。
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才会渴求他人的认同以让自己感觉有价值。
4. 情欲型(诱惑者)
其逻辑是:我这么性感(有性吸引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题。
当事者是通过性的方式来建立关系,并以性保持的关系来诱导他人的情欲反应,从而满足性欲和控制欲望。
有的人在和异性相处时,会把自己打扮地十分性感,利用性魅力吸引对方,对方认同后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3.投射性认同的成因

1. 早期客体关系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提出,投射性认同是婴儿为了应对早期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恨而运用的一种机制,这种“恨”源于最早期对母亲和她乳房产生的焦虑。
婴儿通过将自体中具有破坏性的部分去掉,通过敌意流的方式投射进入居住在母亲体内的客体中,紧接着,婴儿就感受到母亲的攻击。
2. 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它涉及将自我中不想要的部分通过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外部客体,以实现对不想要的部分进行管理。
这种机制在婴儿阶段开始,我们在面对一些无法面对的痛苦时,选择分裂为两部分,也就是一部分是好的,另一部分是坏的,拒绝接受的。
3. 社会化过程
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也可能促使个体采用投射作为一种应对策略,尤其是在那些强调集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的文化中。
社会对个体角色的期望也可能影响投射性认同的形成。例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会促使孩子内化这些期望,并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来。
4. 认知偏差
当个体难以有效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可能会无意识地个体的认知偏差和扭曲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产生误解,从而形成投射性认同,个体在处理信息时的选择性注意和解释偏向也会影响投射性认同的形成。

4.投射性认同的影响

投射性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际关系的操纵
使用投射性认同的个体会通过不易察觉但强有力的操纵来诱导他人以限定的方式来行为。
这种操纵可能导致他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进行投射的人感受和内在表象的储存室,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模式,其中“接收者被迫以一种与投射者释放出来的感受一致,且与投射性幻想中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一致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为”。
2. 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投射性认同涉及个体将内心的情感、愿望或冲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诱导对方以特定的方式反应。
这可能导致情感共鸣,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冲突,尤其是当被投射者不愿意或无法满足投射者的期望时。投射性认同中的个体不仅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还诱导对方以特定的方式反应,从而证实个体的内在感受或信念。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在个体的亲密关系中重现,影响双方的行为互动。
3. 治疗过程中的影响
在临床治疗中,治疗师可能会经历与个案的类似过程,治疗师的反移情关系中的感受可以成为治疗过程里的重要部分,并且能够进一步变成直指内在核心的殿堂。
治疗师需要识别和处理投射性认同,以避免被卷入个案的不良关系模式中。
4. 自我认同的影响
使用迎合型投射性认同的人,未建构足够好的自我同一性。
因缺乏自我认同,才渴求他人的认同以让自己感觉有价值。这种认同方式可能导致个体在人际关系中过度寻求他人的认可和接纳。
5. 情绪的传递和循环
在敌意投射性认同中,对自己内在敌意毫无察觉的个体可能会持续激怒他人,并且刺激对方,使对方变得愤怒。
这种情绪的传递和循环可能导致关系中的冲突和紧张。
6. 性关系的利用
在情欲型投射性认同中,性被用作建立和维持关系的工具,以诱导他人的情欲反应,满足性欲和控制欲望。

5.该如何应对投射性认同

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1. 增强自我意识
了解投射性认同的机制,认识到自己在何时何地可能会使用这种防御机制。通过反思和自我观察,识别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他人。
2. 建立清晰的边界
明确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利,避免过度承担或推卸责任。
学会说“不”,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和情感需求。
3. 提高沟通技巧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反馈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交流中保持开放和诚实,避免误解和冲突。
4. 培养同理心
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动机。
这有助于减少对他人的误解和偏见,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发现自己难以应对投射性认同,或者它对你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心理现象。
6. 练习自我关怀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通过锻炼、冥想、艺术创作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7. 建立支持系统
与亲朋好友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可以在你需要时提供支持和鼓励。
加入社交团体或兴趣小组,扩大社交圈子,增加正面的人际交往。


结语

投射性认同是人性的一部分,适度的投射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但过度依赖则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和个人心理健康。
通过增强自我意识,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这一心理机制,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v2-075745b0a617a2388e52e613127296d8_720w.jpg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31 41

  •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57 0

  • 有趣的人,生活哲学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有趣的人,生活哲学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5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01前阵子去一个朋友H的工作室聚会。H是做音乐的,工作室布置得简单有趣:清爽的白色吧台,一个证书展览柜,落地窗,淘来的暖色沙发椅子,一张长茶桌,上面放着一些精致...

    2025-03-15 84 41

  • 三八丨写给她

    三八丨写给她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作者|周力编辑丨方容01不再为身体感到羞耻某天和女性朋友聊天,提到穿文胸这件事,她说胸部刚发育的时候,特别不想穿文胸,只想把自己的鼓起的胸部隐藏起来,所以一直穿着宽大的衣服,也因为这个变得含胸驼背。...

    2025-03-07 109 0

  • 科普丨女性身心健康需要重视

    科普丨女性身心健康需要重视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在当今社会,女性身兼数职,面临着来自各方的重压。职场中,性别偏见屡见不鲜,46%的女性在求职、工作时遭遇过,比如被询问婚育计划,或发现同岗男性薪酬更高,她们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与男性同等的认可...

    2025-03-07 114 0

  • 原创丨如果孩子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感,那么……

    原创丨如果孩子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感,那么……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5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前两天,武汉一位中学生凌晨从9楼家中跳下身亡,事件在微博上发酵,登上热搜。新闻报道说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用手表听歌被收缴,并且被老师用戒尺体罚。是否全...

    2025-03-05 1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