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admin 2021-10-11 2377 0

微信图片_20211011110033.jpg

作者 | 杨芳芳

编辑 | 晓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小时候看影视作品,不到十分钟就急于想要知道,并且也很快可以获得答案的一个问题。

仿佛只有分清好人和坏人才能安心继续看下去,并且剧情也很配合孩子的需求:好人和坏人总是里外合一的,好人都是帅哥俊男靓女,坏人一个个都贼眉鼠眼尖嘴猴腮。
当年葛优在《不见不散》演绎暖男时,还让很多人不适应。

微信图片_20211011110217.jpg

这几乎是过去,现在,大多数影视作品一直延续到特色:角色性格好坏分明,里面总是有个极坏的坏人和极好的好人。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坏人的笑都是藏刀的。
而且好人总是有好报的,死了是牺牲,让人忧伤半年,坏人则永远不得善终,快得人心。

远至给无数八零后九零后造成童年阴影的“容嬷嬷”,还有这个妃,那个后……近代的“绿茶婊”“海王”渣男……编剧都有办法让他们不得善终。
可是,现实生活并没有统一的剧本。

小時候好讀歷史是为了区辨好人和坏人,敌军和友军,整个世界都充满阶级斗争,而我们仿佛被外部恐怖势力包围着,国军是大坏蛋,他们都逃到了宝岛台湾,那里都是坏人,西方势力每日虎视眈眈盯着我大中国,随时随地都会打响一场上甘岭战役,日本鬼子更是恶魔一般的可怕可恨,他们所到之处都将生灵涂炭,

这些带着好坏立场的历史书帮助我们将世界分成了黑白两道,你死我活的冲突被根植于心。

直至今天,即使我们知道了大多人事并非是“非黑即白”的,人性的复杂性远远无法以简单的好坏,善恶,对错来界定。但,根深蒂固的激烈冲突引发的恐惧强有力地驱使无意识第一时间要使用“分裂”的方式防卫自己。

那个时候,不知道描述历史的方式更应该使用灰色笔触才能更接近真实。而所谓的真实终是人性在历史事件里的显现。

去年艰难上映的《八佰》久久无法通过的缘由或许不在历史观,而在人性观。
好在有导演最后仅存的倔强,让我们还可以看见那面模糊的旗帜在战火中飘摇,可以从两军对峙下还可以淡淡一窥不同阵营下领军的无奈和斗志。

人性是不只有善与恶的。

微信图片_20211011110143.jpg

即便自私猥琐的老算盘也有善意和同情心。
为日军提供信息和向西方势力卖消息的方记者也会冲进战场为战士们拍照留影,会冒死爬回去捡烈士的遗物。

这些不是剧情的反转,也不会因恨而生的勇气,而是赤裸裸的人性。

要从过去一分为二,你死我亡的历史观得以转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分裂地看待一件事情会减少我们内心冲突带来的焦灼感,接受一个坏人也是有情感的,或者接受一个好人也有自私的面向,这并不容易。

例如,当我们发现国军内部也有英雄为解放新中国做出过贡献时,这个连想都没想过的存在会让人质疑一切,有可能会一下从左到右,这是很可怕的,因此我们常常启用“分裂”防卫自己。

微信图片_20211011110115.jpg

克莱因提出“分裂”(splitting)一词来说明客体表象可被分裂为“好的客体”和“坏的客体”。例如,孩子会在他的心智中,将妈妈分裂为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他所恨恶的、坏的、令人挫折的妈妈;另一个是他所爱的、好的、满足的妈妈。
 
孩子在内心世界中将好妈妈和坏妈妈区分开来,目的是免于体验到对母亲的冲突感觉,这种好与坏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矛盾感受和情绪会淹没婴儿的自我,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分裂,是想让这两种对立和相反的东西不见面,所以才要把他们分成两半,放在两个极端,只感受或承认一边,要么是好,要么是坏。

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因为婴儿的自我还不具有整合功能,两种对立的体验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会令人焦虑而不安。如同我们常常经验的“爱恨交织”的纠缠与焦灼。只要一种完完全全的“爱”或“恨”,这是让婴儿在强烈的情绪经验里得以存活下来的方式。
即使成年人,在面对强烈的情感纠葛的时候,也常常需要这种方式。 
当内在的婴儿式焦虑占据心智时,会让成人失去思考的能力,变得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答案:谁对谁错?谁好谁坏?

历史都是虚构的,小说才是事实。

强推《冰与火之歌》,其中的每个人物令人好坏难辨,那个丑陋的大头侏儒,善良好色,卑鄙智慧;小拇指险诈,狠毒而深情,瑟曦的无情与脆弱,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很难如此整合人性的多面。
我们总是会说“相由心生”,但又矛盾地自辩“人不可貌相”,但,这就是人,人性本该如此。
或许观看并理解接近人性的影视作品也会帮助我们整合分裂的心智。


微信图片_20211011110033.jpg


end/

作者 | 杨芳芳

编辑 | 晓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902.jpg

杨芳芳

江西睿德心理创始人

专职心理咨询师




图片

咨询经验

3800+小时

图片

咨询方式

面对面/视频

图片

咨询费用

500元/次




职称/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号:1114000008200249)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助理心理师

(ZX-19-152)




从业年限


10年




个人介绍


我是一名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2011年至今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工作,2016年创办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


精神分析-动力性心理咨询不是矫正式行为训练,也不是一个把你变成成功者的学习; 


它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咨询师陪同你一起走进未知的内心深处,会需要一些好奇心和面对未知的勇气。


我相信你是因为正经历生活中的困境并且使用了各种方式尝试失败才选择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 


我也理解,陷入这些困境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 


困难的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式和方向。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你如此失控,或者如此害怕失控,也许这是动力性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一起了解的。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江西睿德心理

招募心理学传播者、征稿



TAGS:

相关推荐

  •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49 41

  •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52 41

  •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71 41

  •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83 0

  • 有趣的人,生活哲学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有趣的人,生活哲学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5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01前阵子去一个朋友H的工作室聚会。H是做音乐的,工作室布置得简单有趣:清爽的白色吧台,一个证书展览柜,落地窗,淘来的暖色沙发椅子,一张长茶桌,上面放着一些精致...

    2025-03-15 116 41

  • 三八丨写给她

    三八丨写给她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作者|周力编辑丨方容01不再为身体感到羞耻某天和女性朋友聊天,提到穿文胸这件事,她说胸部刚发育的时候,特别不想穿文胸,只想把自己的鼓起的胸部隐藏起来,所以一直穿着宽大的衣服,也因为这个变得含胸驼背。...

    2025-03-07 1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