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16-18岁的孩子,你在想什么?

admin 2021-10-11 1853 0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034.jpg

迷思



我是谁?
我有吸引力吗?
我学习不如别人,他们会不会笑话我?
是不是我和其他人都不同,有他们无法理解的问题和困惑?
他们虽然看起来和我一样会焦虑,可是我的感受肯定和别人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真的理解我……
我招人喜欢吗?
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爸妈的话一定是对的吗?我们有代沟,其实他们不懂我在想什么。
不听话一定是叛逆吗?
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没有价值?
老师喜欢我吗?
朋友怎么看我?
对这些问题既好奇,又因为自尊和害怕失败、害怕被嘲笑而羞于启齿,所以16-18岁的孩子似乎总是揣着许多问题,小心翼翼地探索着世界,暗中察言观色,暗中思索,暗中自我肯定与自我怀疑。

大多数时候孩子的“内心戏”很多,有些东西潜藏在潜意识里,甚至连自己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而焦躁不安,并且他们也难以寻找到更多的同伴一起倾诉,因此,让人总会对他们的“多愁善感”觉得一头雾水,认为这是青春期的迷思,或者他们只是无病呻吟。然而对正值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些却是真实、重要且普遍的困惑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151.jpg



竞争.探索


难以被充分理解,造成许多行动化的表现。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在高中生群体里其实存在许多竞争性的表现。这种竞争,不仅仅存在于高考压力下的激烈而残酷紧张的学业竞争,还存在于人际交往中。

在高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更多高中学生诉说人际问题。他们当中似乎有很多人认为,此时的人际关系是“功利”的,不稳固的,难以真诚以待的。

他们从以前的成群结队,渐渐分化成相对独立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友可以交流思想。也有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向他人说清楚自己复杂的感受是一件困难的事,甚至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这就造成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一个特有的矛盾感受:渴望被了解,又希望保持孤独。

于是在高中阶段,孩子会生发出很多哲学性、思辨性质的思考,以此来缓解矛盾并寻找答案。他们会思考:我是谁?这个世界的本源是怎样的?宇宙是如何发源的?大到天文;中至世界形势、每一个社会事件、每一场社会变革;小至一日三餐、父母的任意一句话,都可能使他们浮想联翩。此时的孩子视野是开阔的,他们将触角伸向世界的任一角落,去关注每一种规则,每一个矛盾。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除去我们简单地将其归因于“青春期的逆反”,或者诸如此类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意义?

我想,这或许是他们在寻找自我的边界,也就是他们开始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位置。

这个探索是持续一生的。从我们出生起,我们就开始通过自己的哭泣和婴儿的种种方式,试图掌握我们的世界。在高中阶段,他们走到了一个发展的节点上。从这里开始,他们即将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219.jpg


 

独立.探索



我们强调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关口,这是有一定意义的。它的意义不是在于进入的大学决定日后的生活水平,而是可能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高考是某种“绝大部分情况下依靠自己完成的事”。无论教育制度是否存在不合理,无论高考界定个人能力的结果是否足够公允,它都会给人一种“开始独立”的感觉。

高考这场测试,一面关联着对父母、学校、规则或规律带来的确定感的依赖和依恋,另一方面又在这些保护与限定中感到禁锢,对于失去独立、自由以及失去自己独特性感到焦虑。

高考的另一端则连接着大学或成人的社会生活。

这一方面给孩子更多对自由与独立的憧憬与想象,另一方面也会激起他们对踏入未知世界将要承受的不可预知的风险与危机的恐惧。

 他们需要在心态上做好独立的准备,需要通过许多方面的测试,来摸索自己的承受极限和能力所在。比如,也许他们反复要确认:我能战胜同学吗?我能反抗父母、老师、权威吗?我如何在主流观点中去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质疑?这些质疑是对的吗?是应该的吗?思考这些的我,是一个怪异的人吗?

许多这样的问题,都隐藏着一对假想的对立方。在孩子的幻想里,与自己对立的,可能是成绩相当或优于自己的同学,可能是观点不同的朋友,可能是代表主流与权威的父母、老师,可能是妨碍自己成为“陈独秀”的任意个体,甚至可能是某个与自己气质截然不同的假想情敌。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313.jpg


功能.防御



无论如何,这些对立无处不在地出现于高中生的体验中,他们似乎很难以将自己从这种分裂的假性对抗中抽离出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在幻想与现实中不断重复着竞争,就像备战时不断演习的士兵,时刻准备着投入到真正的“战场”去。

这种竞争的局面会给孩子们带来或大或小的压力。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能够找到诸多方式化解这些压力。比如加倍努力、运动、倾诉、听音乐、外出或打游戏。

有时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目标,使它变得低一点或者更有操作性。无论如何,孩子们会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了解自己的习惯和资源,所以通常无意识地就能够选择对自己最具适应性和保护性的方案。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里,他们的自我保护机制就足以使自己承受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压力。它就像一个电闸,会自动负载起他们大部分功能的自然正常运转,就像刚才所提到的,孩子会动用诸多干预办法一样,它们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大部分的压力。

但也有的时候,这些自我保护系统会出岔子如同发生串线或短路。有时自动调节机制会“断电”失效。

人们常用的解决办法在某些时候不凑效了,这时人们会启用备用的方案,也就是启动人的自我防御系统。这套方案也许不如平时那套来得兼顾,既能应对危机和压力,又能促进个人成长。

当人的精力或状态不足以平衡所有的问题,那么成长的面相会被优先放弃,我们的生存本能会优先保住人的基本功能不崩溃,或者优先去应付现实问题,哪怕这个应对的办法显得比较劣质。

如果孩子陷入了这样的局面,作为父母可以观察到的是,他们出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比如焦虑、失眠、分心、抑郁、易烦躁、坐立不安等等,他们可能会很难以说清楚自己究竟怎么了并且他们自己或许也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冲破困境,有的时候,他们会形成某种强迫性的样子,反复思考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反复检查,或重复某种过程和仪式。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343.jpg







 

理解.涵容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每一个青少年表面呈现的症状背后,都决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诊断,我们无法简单粗暴地把所有问题归于“青春期”“叛逆”“生病了”这样的概念。

在每一次关于自己或他人的对抗中,在每一次冲突与纠结里,都隐含着个体对自身人格发展深深的关心和思考。每一个表现背后,关联的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故事。因此,绝没有两个相同的病症,对待每一个人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带着未知的。

举个例子,两位来访者均患有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有自杀观念,其中一个是由于与父母关系太近,感到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实际上,由于与父母的竞争及其产生的对父母的攻击欲望,使来访者感到焦虑恐惧,进而将攻击转向自身,通过抑郁来表达;而另一个却是由于即将面临的分离焦虑,使其以功能退化的状态重新返回“婴儿形态”,借此拖延分离,从疾病中获益,得以继续留在父母身边,做他们的孩子。

同为抑郁,内部的动机却截然不同,因此,要真正地去理解孩子,便需要将他置身于他独特的成长历程及关系背景下,如此才可以理解个体的种种反应,而非仅通过外化的表现去粗暴分类。

当孩子的心情获得理解,他将能够更好地获得他所需要的支持,并能够更趋独立地表达自己。

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对于培养一个对自己满意且幸福感高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家长在理解孩子的这个过程里会遭遇困难,这有赖于家长愿意将孩子视作一个总有独立人格的、发展中的人来看待,愿意伴随孩子的成长,不断去更新自己身为家长的知识和能力,和孩子一同成长。这是家长身为更加成熟的成人的胸襟,也是孩子一个良好的前行榜样。



END

微信图片_20211011104811.jpg

江西睿德心理合伙人

专职心理咨询师




咨询经验

3800+小时


咨询方式

面对面/视频


咨询费用

450元/次






TAGS:

相关推荐

  •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59 41

  •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65 41

  •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78 41

  •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90 0

  • 有趣的人,生活哲学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有趣的人,生活哲学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5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01前阵子去一个朋友H的工作室聚会。H是做音乐的,工作室布置得简单有趣:清爽的白色吧台,一个证书展览柜,落地窗,淘来的暖色沙发椅子,一张长茶桌,上面放着一些精致...

    2025-03-15 123 41

  • 三八丨写给她

    三八丨写给她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作者|周力编辑丨方容01不再为身体感到羞耻某天和女性朋友聊天,提到穿文胸这件事,她说胸部刚发育的时候,特别不想穿文胸,只想把自己的鼓起的胸部隐藏起来,所以一直穿着宽大的衣服,也因为这个变得含胸驼背。...

    2025-03-07 1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