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心理学告诉你母亲应该如何涵容孩子的坏情绪

admin 2020-07-14 6097 0

江西睿德心理
欢迎你的 关注转发在看留言

来源|心理学空间网


比昂精神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并改革了旧的理念),他最重要的区分就是心灵的“α元素”和“β元素”。





α元素






根据比昂的说法,心灵中有一个转化的功能,可以将所有感知印象(sense impressions)的功能(包括心象、情绪、感情、声音)从未消化过的原料转化成“α元素”。

α元素可被用在梦和思想上,且能以一般的方式被贮存或遗忘。

α元素是“刺激的加添物”,可以被投出或丢进他人里面,或被再体验。

在正常情况下,母亲接收孩子从生命一开始即投射出的α元素,将之修正,把他们原封不动或经消化以后掷回给婴儿

在婴儿的幻想中,她以此种方式处理了婴儿所不想要的排泄物:粪便、尿液、痛苦的气息,被母亲转化成好的乳汁、谅解和安慰。







β元素





β元素通常包括了害怕死亡及崩解的恐惧。

虽然,一旦我们用言语表达出来,就不再是β元素而是α元素了。

如果与母亲的关系是良好的,婴儿怕死的恐惧就能忍受、修正,也能够知道它是什么,否则,这种恐惧会因为母亲“不包容”的反应而加强,婴儿会被丢在“不可名状的悲惨”中:不可名状是因为它未被转变成可以被指名、思考甚至做梦的东西。

母亲可能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形已经发生,只觉得自己正在对付一个很难带的婴儿,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样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精神病状态的行为。比昂说,那些人的α功能崩溃了(或被摧毁了),他们无法入睡,即或有合理的印象,也无法醒过来和现实有所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都被觉知成一样的东西,这也就是谋杀和自杀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比昂说到一个例子,有一个男人“可能会谋杀他的父母亲,如此他便能自由地去爱,因为反对性的内在父母可以用这种行动除去,而此种行动其实就是‘除去心灵中刺激的加添物’。”(比昂,1962)

这个理论也有助于思考咨商和咨商所能做的事情。

一位咨商师或治疗师有时候接收到当事人可怕感觉的元素,也会让当事人能够将它们转化成思想和言语。

“我以前从来没有说过”是一种迹象,表示某一种象征首次在发生。

先前只能透过他人被唤起的感觉是可以指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咨商师或治疗师必须学会用言语道出“我们之间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在这份关系中活跃的是未被指明的元素。




有一个女人丢下她的丈夫和年仅五岁及七岁的两个女儿,她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对她的。

她深感迷惑,因为她一直不断地告诉自己,决不可对儿女做这种事情。

运用比昂的β元素理论,我们可以猜测,或许因失去母亲所产生的一些感觉从未被处理成可以被辨识的经验的一部分的α元素。

它们可能还停留在“精神病的口袋”里,切离了正常的认知,等待着找出可以倾倒出去的出口。她自己的孩子已经到了能给这些β元素一个机会的年龄。她的孩子让她能有这种感觉,而她可以将这些感觉除去。

没有了这些感觉,她就可以像比昂的病人一样,能够再度自由地去爱了。

不幸地,对这个母亲来说,这种解决只是暂时的,这牵涉到她对孩子的严重攻击。

儿时经历过因父母亲的疾病、死亡或离婚而被遗弃的成人,可能并不知道某些剧烈的感觉是伴随着此种被遗弃的经验而来的,例如“不,我并不气她”、“我根本不想念他”

比昂的工作指出,若没有一个很具包容力、有爱心的成人帮助他们,这种痛苦感觉便无法被转化,而会在后来与伴侣的关系中感觉到,从原来所属的父亲或母亲那里切离,“我太太让我很生气”或者完全感觉不到它们,却在别人身上唤起这种感觉:“如果我离去,我的孩子不会想念我,所以我可以离去。”




β元素被感觉成是很可能会毁了周围的人的危险客体,它们以感觉不被认知的形式存在着。以为如果容许这些恐惧浮现,便会造成伤害的担心,阻止一个孩子(以及后来长大成人)表达它们。

孩子可能不敢问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是不是因为一场疾病而即将死亡,因为他们害怕这个想法的本身就会杀了父亲或母亲。

孩子往往会隐瞒自己的伤害以保护父母亲:“我不能告诉妈妈说我想念爸爸,她已经够难过了。”

任何创伤的β元素会唤醒过去未被处理好的β元素,包括:

儿童曾经验过的最可怕的体验,

或这个成人在小婴儿时因为无法承受而被遗弃的感觉,包括像是母亲不在的情况下被交付给一个具危险性且残忍得像女巫的人,

可以想见这比孩子夜晚担心“强盗在床下”的恐惧来得恐怖多了。

大人不鼓励孩子表达出这种可怕的感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确实无法想象。我们的言语很明白地显示我们知道这些事情;无法想象比可想象还要糟糕太多。




倘若没有帮助孩子表达出这些无法想象的感觉,孩子自己是无法找出也无法知道它们的。孩子会不知道他们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或许只会觉得有什么东西不见了,感到有漏洞。

他们会有绝望感,需要用某些东西去塡补,但又不知道需要什么东西。

这些未被消化的β元素可能就是造成进食、学习困难的原因,因为被吸收进去的永远都是不对的,永远都是无法满足且不能好好享受的东西。

暴力的性经验也是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元素创伤,会在移情作用下重新被体验,曾经被强暴或被虐待的当事人,即使是咨商师或治疗师口头上的言语,他们也会觉得被强暴或被虐待。

在这种情形之下,唯一的选择似乎就只能处理移情作用,因为引发的其他焦虑太过强烈,是治疗师无法处理的。

?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列好了详细的计划,却总在执行时拖延;减肥、学习、提升技能,刚开始热情满满,没过多久就半途而废;看着别人坚持做一件事时动力十足,自己却总像被抽走了能量,找不到...

    2025-09-01 52 0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75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118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27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77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8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