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1)信任对不信任

admin 2020-06-09 5052 0

转自心理学空间网

排版:睿德小助





社会信任在婴儿身上的首次显现体现在他是否容易被喂养是否容易入睡肠道是否容易放松

他们关于与日俱增的接受能力和养育技巧相互调节的经历,帮助他们平衡体内不成熟造成的不适。

在逐渐增加的清醒时刻,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冒险唤醒了一种熟悉感,与内心的善良感一致。

舒适的形式,对婴儿来说如同肠道的不适一般熟悉。


接着,婴儿的首次社会成就,便是他自愿让母亲远离视线,不会带着过度的焦虑或者愤怒。

因为母亲已经变成一种内心确证的存在和外在可预见性的存在。

这种具有连贯性、持续性以及一致性的经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

我认为这种观念基于某种认可

是记忆中以及期望的感觉和图像的内在总体,同熟悉以及可预见的人与事物的外在总体有稳固的联系。

我在此所说的信任同特雷泽·贝内德克所说的信心是一致的。

我倾向于用“信任”这个词,是因为这个单词暗含一种“天真”和“相关性”。

我们可以说一个婴儿信任他人,而说他有信心就有些过头了。

此外,信任的整体状态。

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学习依靠外界养育者的同一性和持续性,也意味着他可以相信自己以及他自身的内脏器官在处理迫切需求方面的能力

他足够信任他人,不需要提防养育者偷偷溜走


我们可以在婴儿的精神分裂症中看到基本信任的缺失。

这种信任的缺失会表现在成年人的个性中,他们会“缩进”精神分裂中,进入抑郁状态。

重获信任感成为治疗这些病人的关键。

许多病人的古怪或退行性行为之中都隐含了他们试图通过检验情感与物理现实、语言与其社会含义之间的界限,来修复其社会关系。

确立解决基本存在中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之间的核心冲突的持久模式是自我的首要任务,也是所有母性关怀的首要任务。

然而,源自婴儿早期经验的信任并不取决于食物的绝对数量或者爱的表露程度,而是取决于与母亲关系的品质

母亲通过某种方式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信任的观念。

这种方式把对婴儿需要的敏锐关注和个人信任感与其所处文化的信任结构结合起来。

它构成了儿童身份感的基础,这种身份感在稍后会同做“正确的”事情做自己以及“成为他人相信其会成为的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

因此,如果某种挫折导致个体产生了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体验,给个体带来了归属感,促进了个人生命周期的最终整合。

那么无论在当前阶段,还是在接下来的阶段,个体都很少会遇到不能承受的挫折。

父母不能只通过禁止和允许来指引孩子,还要向孩子们指出他们所做之事的意义。

儿童会变得神经质并不是由挫折引起的,而是由这些挫折缺乏社会意义引起的。


但是就算在最顺利的环境下,这一阶段看上去也将内在划分的感觉和对失去的天堂的思念引入了精神生活。

在与一种综合的被剥夺、被分割、被抛弃的感觉的对抗中,基本信任得到了维系。

每一个阶段的危机与社会的基本因素之间都存在特殊的联系,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周期以及社会组织是共同发展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在对每一阶段的描述中提到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

个体把朝气和活力带到社会组织中,同时他们的朝气与活力也在社会组织中得到强化。


支撑着新生儿的信任的父母信仰,自古以来一直在寻找它在系统化的宗教中的安全保障(以及最大的敌人)。

自关怀中产生的信任,事实上是检验特定宗教的现实标准。

所有宗教通常都会定期如孩童般地听从布道者们的摆布,由他们施与世人财富以及精神上的健康。

祈祷者会通过做出谦恭的姿态来展现人类的渺小,坦白罪行、错误想法以及邪恶意图,在神圣的指引下祈求内在统一。

最终,我们了解到,个人的信任必须变为一种普遍信仰。

个人的不信任通常会成为邪恶,个人的修复必须变成许多仪式性活动的一部分,也必须成为集体中信任的标记。

我曾阐述过印第安部落是如何发展出一种集体魔法来应对自然的。

就好像超自然的食物和财富提供者发怒了,必须通过祈祷和苦行才能平息这种愤怒一样。

原始宗教——所有宗教最基本的层面,也是每一个体的宗教层面——在为补偿对抗母体的行为以及从个人努力和宇宙力量中获得信任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

每一个社会以及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找到敬畏——从世界图像中获得活力——的制度化模式。

临床医生只能观察到许多人为没有宗教信仰而骄傲,而他们的孩子则离开它就活不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许多人看上去从社会活动或者科学追求中得到了重要的信仰。

此外,也有很多人自称有信仰,实际上却对生活和人类充满了不信任。



TAGS:

相关推荐

  • 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成因篇)

    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成因篇)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假期时收到很多亲朋好友的问询,说自己家孩子手机成瘾,问我要怎么办?家长们普遍对于孩子玩手机存在很大的焦虑,因此,我打算在这篇文章里面和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认识。1.什么是手机...

    2025-10-16 48 0

  • 好文丨你还在相信北欧的幸福神话?

    好文丨你还在相信北欧的幸福神话?

    作者|江西睿德心理字数约:1000字阅读时间约:2-4分钟最近全球幸福榜单又来了,丹麦依然名列前茅。2025年3月,牛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与盖洛普公司合作发布了《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第八年在该榜单中排名第一。其他北欧国家均跻身前十,丹麦...

    2025-09-30 133 0

  • 好文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焦虑打一场 “持久战”

    好文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焦虑打一场 “持久战”

    作者|熊丹成全文合计约15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小时候,我总爱陷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现实里得不到的玩具、没去过的远方、未实现的小小心愿,都能在幻想里一一成真。那种沉浸其中的快乐,像婴儿攥着一个能随时安抚自己的奶嘴,只要念头一落,就能瞬间...

    2025-09-13 168 0

  •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列好了详细的计划,却总在执行时拖延;减肥、学习、提升技能,刚开始热情满满,没过多久就半途而废;看着别人坚持做一件事时动力十足,自己却总像被抽走了能量,找不到...

    2025-09-01 215 0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259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36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