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3-06-21 1523 0
前段时间我有一位学生来访者被他妈妈送回来了。他妈妈说,孩子这段时间学习成绩上升很快,已经是可以上重点大学的分数了,比他没来咨询之前的成绩好,所以希望我考前再给辅导辅导。我说那行,先谈谈吧。
来了之后呢,这位同学说,我最近复习效率不是特别高,有点没状态,我在摸索新的复习方法,但还没找到。我有点担心自己保不住现在的成绩。
我问,困难在哪呢?他说,我一般晚上做综合试卷,那个时候手感特别好,做完我才可以安心去睡。但是白天考综合,我状态没有那么好。还有就是,复习时间不够,感觉很多东西看不完,或者看了也记不住。
这是很多同学会遇到的问题——复习时间管理混乱,效率低,考试的时候不是不会,而是不在自己的高峰时段,发挥不出最好的水平。
这就需要我们说的第一个方法,时间管理法。它包含两大块。
第一块,是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我们都知道高考的时间是固定的,上午语文和综合,下午数学和英语。所以,把练习的时间改在相应的时段,是为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考试时间的大脑运行水平,保证自己在这个时间是兴奋活跃的状态。
女生还需要注意自己的月经经期,如果是在高考期间来例假,而自己的状态又很容易被生理所影响,那么提前准备好应对办法是必要的。
第二个部分,是平时复习时的时间管理。
有同学说,你这么说我还是很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时间管理你首先得有时间啊,现在就剩10天了,条件不够。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些办法,把眼前一堆问题规整一下,搞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10天变成20天。
这就是下面要讲的,归因分析法和主次分析法。
首先,是归因分析法。
如图所示,我们尝试着把事情按两个维度做一些划分,这两个维度是,可控性和内外因。打个比方说,考试难度,这个是外因,你控制不了,再纠结也没用。再比如说,努力,和意外情况的防范,这两个部分是可控的,要多花点心思。
找到自己可以工作的范围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对这些事情的精力分布做一个分析。这就是我们说的主次分析法。它也有两个维度——紧急性和重要性。
比如说,一位同学他打算考完后要独自去旅行,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成人礼,意义很重大。同时,他也跟同学约好,考完没事可以一起去看电影。但是他现在对自己的一部分知识点还没有把握,这些知识点,有些是考试大纲里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些是一般性的内容。
那么分析排序,这位同学需要首先学会那些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其次了解一般性的知识点,等考完之后再去筹备旅行事项,完成成人礼,最后,有闲暇时可以去看一场电影。
这些分析办法能帮助我们从纷杂凌乱的学习中拉回来,保证自己的复习有序、有效。
同样是考前有焦虑,有的同学可以耐受住,坚持学习,可有的同学会表现出各种紧张反应,比如坐立不安,胡思乱想,紧张,担心意外情况,害怕考不好。这是很常见的一些焦虑反应,是直接的情绪感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躯体化反应也很常见,比如有些同学会觉得自己失眠、胸闷、头痛、呼吸紧促、胃不舒服,或者有些地方有紧绷感。这是把焦虑的感觉躯体化了,用身体的不舒服来表达心理的不舒服。
另外还有一些同学,综合出现身体和情绪的反应,比较严重一些的,会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症性症状,更甚者,会出现精神分裂,或者自伤自杀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考生将不可控地感到持续的压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越紧张考得越差,越差越紧张。一般的调整方法无法起效,因为,此时的情绪张力如此巨大,在这些紧张没有被理解之前,它不会让身体松弛下来。
如何去理解那些看上去莫名其妙的紧张和不必要的纠结?我想举个例子来谈一谈这些考生如此焦虑的原因。
我有一位抑郁症考生患者,高一时他的成绩在重点线以上,高二开始他的成绩逐渐下滑,到了高三最后阶段,他选择休学在家,甚至一度希望弃考。而实际上,他即使以当时的水平,上二本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考生来说,从失败中走出来是不容易的,承认挫折却还愿意向前走,这是一个成长。
而对于家长来说,让自己跟孩子分离,不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伸,不把完美化和理想化的要求套在孩子身上,也不把自己的焦虑情绪投射、转移给孩子,这些也是很不容易的。
外部环境无法改变,但是自我认识、情绪调控以及家人的认知,这些都是可以调整的。
我经常会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家长往往既不能一味地抱他,不给他走路和摔跤的机会,也不能在摔倒后不管不顾,或者破口大骂。我们需要做的是情感上的关注,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告诉他“我在”或者“你试试自己爬起来”,这种做法,叫做做孩子情绪的容器。帮助他消化自己会摔倒这件事,并帮助他学会如何不摔倒。在这个过程里,情感的共情与关注总是比行为上的替代更有意义。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去为自己负责。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有赖于家长对自己的情绪有足够的认识,才不会像案例中的家长那样,把自己的期待变成孩子的枷锁。
而对于孩子来说,理想但不理想化,同样是一个微妙的过程。立足当下,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不退缩,不冒进,这样才能不被紧张焦虑所吞没。
我的课程分享到此就结束了。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和网站,我们会定期地推送一些文章及心理学活动,谢谢!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54 0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90 0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04 0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57 0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65 0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1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