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科普丨羞耻感

admin 2024-07-23 1025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你知道吗,你的「羞耻感」一直在伤害你。

当我们在公众场合发现,我们不小心露出了贴身衣物;当我们在课堂上或者会议上发言错误;又或是因为长相身材、穿着打扮诸如此类原因,受到他人的嘲讽讥笑……

这些情景触发的「羞耻感」,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无地自容,心情低落,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不值得被爱,或者害怕再次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这种体验,就像是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我们的自由,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变得拘谨、自卑,甚至逃避。

 

心理学家认为,「羞耻感」是一种极其负面的情感,其影响甚至比悲痛或愤怒更为强烈。
当「羞耻感」产生时,它会伴随着强烈的负性情感体验,使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特质进行严厉的自我评价。这种自我取向的负性评价可能导致个体否定自己,并试图通过掩饰或逃避现实来避免羞耻感。
如何识别「羞耻感」?

  1. 自我负面评价:羞耻感通常伴随着个体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个人、社会或道德的期望或标准。

  2. 社交痛苦:羞耻感常常在社交场合中产生,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成为他人注意的焦点,且这种关注是负面的或评判性的时,羞耻感便会涌现。

  3. 退缩和隐藏:经历羞耻感的个体可能有想要退缩或逃离当前情境的冲动,以躲避他人的观察和评价。

  4. 生理反应:羞耻感可能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脸红、出汗、心跳加速等。

  5. 避免和闪回:长期的羞耻感可能导致个体避免类似的社交情境,甚至在安全的环境中也会反复回想令他们感到羞耻的事件。

「羞耻感」常常在社交场合中产生,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成为他人负面关注或评判的焦点时,会体验到社交痛苦。

此外,「羞耻感」还可能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脸红、出汗、心跳加速等,这些都是身体对于羞耻体验的自然反应。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产生「羞耻感」?

学者认为,有些人由于他们的性格、经历或环境因素,可能更容易触发羞耻感。
如:

  1. 高度敏感的人:天生对外界评价和环境变化更为敏感的人,可能会对批评或失败有更强烈的反应,从而更容易感到羞耻。
  2. 有着严格或批评性父母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家人的过度批评或期望过高,他们可能会发展出更强烈的羞耻感。
  3. 社交焦虑者:害怕社交场合的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表现不佳而容易感到羞耻,尤其是在公共失败或被拒绝的情境中。
  4. 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更容易将负面事件解读为个人不足的证据,从而产生羞耻感。
  5.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在达不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时,可能会感到深刻的羞耻。
  6. 属于少数群体的人:面临社会偏见和歧视的人,如LGBTQ+群体、移民、少数民族等,可能因为身份而更容易遭遇羞耻感。
  7. 有着创伤经历的人:经历过早年创伤或虐待的人,可能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体验到羞耻感,因为这些经历可能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
  8. 文化背景:在某些文化中,羞耻感被用作社会规范和行为控制的手段,因此这些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可能更容易经历羞耻感。
  9. 不适应环境的人:那些感觉自己与社会环境不匹配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羞耻。
  10. 有着强烈内在批判者的人:内心有一个持续批判自己的声音的人,可能会更容易感到羞耻,因为他们不断在内心评判自己的行为和特质。

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羞耻感」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一个朋友,一个提醒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朋友。

当我们经历羞耻感时,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接受它,并从中学习。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找出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自己,理解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有不完美的一面。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错误和不完美,而不是它们本身。

应对「羞耻感」的有效策略:

  1. 认识和接受:了解羞耻感是普遍存在的情感,接受它的存在而不是逃避,是克服它的第一步。

  2. 挑战负面自我认知: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认知重构,减少自我批评和负面自我形象。

  3. 发展同情心:对自己保持同情和理解,就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

  4. 建立支持网络:与理解和支持的人建立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有助于减轻羞耻感带来的孤独和隔离。

  5. 专业帮助:如果羞耻感影响了日常生活的质量,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区分正常的羞耻感和过度的羞耻感。
正常的「羞耻感」可以促使我们改正错误,提升自己;而过度的「羞耻感」则可能导致我们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的漩涡中。

因此,当我们感到羞耻时,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这种羞耻感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我们需要记住,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羞耻感」,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相反,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从中学习,并不断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羞耻感的束缚,活出自信、自由的人生。

v2-075745b0a617a2388e52e613127296d8_720w.jpg


TAGS:

相关推荐

  • 专栏丨【 孩子厌食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一招!

    专栏丨【 孩子厌食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一招!

    孩子到底为什么厌食?原因是:饭不好吃…怎么办?喂饱他,要么苦练厨艺,要么寻找外援(外卖、饭店、钟点工)……反正,请放弃任何说教和心理学分析的念头。【如果你已经放弃,正文便到此结束。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放弃“纠正”孩子厌食问题,或许以下内容,可以...

    2025-04-30 67 0

  • 专栏丨孩子在校被欺负,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专栏丨孩子在校被欺负,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当得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内心往往焦急又愤怒。但此刻,保持冷静是关键,因为家长的反应和引导,对孩子后续的应对及心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心理学视角看,校园欺凌不仅是孩子间的冲突,更是亲子关系模式的一次投射——你的回应,正在重塑孩子对世界...

    2025-04-21 96 0

  •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138 0

  •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123 41

  •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150 41

  •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1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