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在“群体”里,如何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admin 2023-06-02 18472 0

本文摘自:《乌合之众》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本文整理:胡嘉骊

本文编辑:方容



答案:很难!在乌合之众里很难。


从平常的含义上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群体一般只有很普通的品质。涉及普遍利益的决定,是由杰出人士组成的议会做出的,但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并不会比一群蠢人所采纳的决定更高明。实际上,他们通常只能用每个普通个人与生俱有的平庸才智,处理手头的工作。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如果“整个世界”指的是群体,那就根本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倒不妨说伏尔泰比整个世界更聪明。


如果群体中的个人只是把他们共同分享的寻常品质集中在了一起,那么这只会带来明显的平庸,为什么会出现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特点?


首先,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限制的。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其次是传染,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极为对立的倾向,如果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三个原因是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也正是上面所说的相互传染所造成的结果。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的过程,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他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会做出一些同他的性格和习惯极为矛盾的举动。最为细致的观察似乎已经证实,长时间融入群体行动的个人,不久就会发现——或是因为在群体发挥催眠影响的作用下,或是由于一些我们无从知道的原因——自己进入一种特殊状态,它类似于被催眠的人在催眠师的操纵下进入的迷幻状态。被催眠者的大脑活动被麻痹了,他变成了自己脊椎神经中受催眠师随意支配的一切无意识活动的奴隶。有意识的人格消失得无影无踪,意志和辨别力也不复存在。一切感情和思想都受着催眠师的左右


大体上说,心理群体中的个人就像受到催眠的人一样,一些能力遭到了破坏,同时另一些能力却有可能得到极大的强化。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某种行动。群体中的这种冲动,比被催眠者的冲动更难以抗拒,这是因为暗示对群体中的所有个人有着同样的作用,相互影响使其力量大增。在群体中,具备强大的个性、足以抵制那种暗示的个人寥寥无几,因此根本无法逆流而动。


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差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在1789年8月4日那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法国的贵族一时激情澎湃,毅然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他们如果是单独考虑这件事,没有一个人会表示同意。

   

从以上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乌合之众》


笔者按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在1895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书籍。勒庞用全新的视角来解读群体,细致考察群体的一般性心理特征,探讨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指出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的一员,在往后的一百多年中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浪潮


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学者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看作是理性的胜利。然而,这一看法并不能解释理性号召人们赶走了国王,为什么还出现了雅各宾专政的恐怖。勒庞立足当时的社会现象,写下了乌合之众一书;而其中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备受追捧,与如今类似的社会现象并没有完全消失有关。


比如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觉自己有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巴黎公社的成立、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这些个人听起来是空想的事情能够被群体实现;也有经典的反面例证,比如典型的组团闯红灯,不明真相的键盘侠跟风网暴。


群体往往无法理性的分析事实,他们用狂热的集体情绪代替理性的思考,此时兽性成为了主旋律


现实中这样的乌合之众数不胜数,当我们加入、成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的时候,请保持自己的理性


TAGS:

相关推荐

  • 原创丨不要轻易做心理咨询

    原创丨不要轻易做心理咨询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张收林全文合计约24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做心理咨询的,会来问我一个问题:TA的xx情况要不要去看下心理医生?情况繁多,有:孩子不想上学、夫妻感情日渐疏远、婚姻亮红灯、职业发展受阻、...

    2024-09-17 6 0

  • 原创丨我在平静地发疯

    原创丨我在平静地发疯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我在平静地发疯。”“我在平静地崩溃。”近年来,互联网的社交媒体上,常看到这样的评论——“有些人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已经疯了。”这是因为「情绪感知」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感受不到情绪的存在,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精神世界...

    2024-09-16 26 0

  • 原创丨容易陷入内耗的人,怎样快速恢复行动力

    原创丨容易陷入内耗的人,怎样快速恢复行动力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熊丹成字数约:4200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每天都想:“我要开始减肥/运动/读书/交友/护肤/种花种菜/学做美食……”可是每一次都没能顺利开始。好不容易开始...

    2024-08-08 318 0

  • 心理咨询师推荐:妈妈们的阅读清单,帮助你做一个轻松愉快的妈妈

    心理咨询师推荐:妈妈们的阅读清单,帮助你做一个轻松愉快的妈妈

    作者:杨芳芳如今社会,妈妈们的角色越来越复杂且充满挑战。一个妈妈,不仅要扮演传统的养育者和照料者角色,还要应对工作、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的各种需求。本期文章,希望为各位妈妈提供一份具有帮助性的心理学书单——温尼科特系列:《妈妈的心灵课》、《婴儿...

    2024-07-29 376 0

  • 科普丨家庭暴力的全面定义

    科普丨家庭暴力的全面定义

    澳大利亚议会图书馆研究刊物1清楚表明:家庭欺辱或家庭暴力不仅仅只包括身体暴力。「家庭暴力」指曾经或目前在居住环境中有亲密关系的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其包括生理、性情绪和心理方面的欺辱行为。由于不同类别的亲密和家庭关系,以及当今澳大利亚社会的居住...

    2024-07-29 379 0

  • 科普丨羞耻感

    科普丨羞耻感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你知道吗,你的「羞耻感」一直在伤害你。当我们在公众场合发现,我们不小心露出了贴身衣物;当我们在课堂上或者会议上发言错误;又或是因为长相身材、穿着打扮诸如此类原因,受到他人的嘲讽讥笑……这些情景触发的「羞...

    2024-07-23 4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