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1-11-09 3279 0
作者 | 苏先森、熊猫也算猫叭、柒七
编辑 | 苏先森
本文首发江西睿德心理转发请关注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人们大多喜欢听到夸奖的话,但面对批评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或难过,或委屈,或生气。其实听到别人的批评会感到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不然“忠言逆耳”这个词也不会流传千古。
批评,是一种“他人评价”;
而我们对他人批评的知觉,是一种“反射性评价”。
反射性评价是指我们所知觉到的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H.Cooley(1902)曾提出“镜中我理论”,镜像自我说的是人们所认识的自我正是别人眼中所认为的自己的形象。
个体的反射性评价是自我知觉的结果,而不是别人反馈的结果。一系列研究发现,人们会根据自我评估来预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Tice&Wallace(2003)的研究表明,反射性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反射性评价对于自我认识具有很大影响。
可以思考一下,你在生活中是否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以至于将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等同于他人不喜欢自己,从而产生痛苦的体验呢?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人会受不了批评,在被批评后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和痛苦的心理体验?
“1
生理角度
首先,人类大脑对于对正、负性刺激的效价强度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人脑对负性刺激效价强度的易感性,要高于对正性刺激效价强度的易感性。(袁加锦,李红,2012)
注:效价强度是体验到的程度,易感性是受影响的程度
受到别人批评是一种负性刺激,我们更容易因此产生情绪。所以说如果真的有人批评你,产生愤怒情绪是正常的。
就像《头脑特工队》中的怒怒,他控制着主人公莱莉的愤怒情绪。当莱莉遇到负性刺激时,比如和爸爸吵架,怒怒就会抢过大脑的控制台,让莱莉发泄出愤怒的情绪。
但是,如果当你对于别人的所讲的话过于敏感,有些不带批评性的话语,在你看来都可能是对你不友好的表现。
这就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2
投射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一种投射的表现。
何为“投射”?
投射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当你特别容易因为别人不友好的话语,而表现得很愤怒,但同时你的内心却在经历着痛苦,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在别人身上看到了你自己的影子:
你总是对身边的人表现出敌意,不太容易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所以在你眼里,别人的言行态度也是这样的。
因为这样想能够帮助你回避自己的问题,但是你的做法却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所以你这样做的时候心里也很难受。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张小宇刚开始面对继母时的态度,其实就是他对于继母的一种投射,他不愿意与继母建立亲密关系,将自己的敌对情绪投射到继母身上,自然也就产生了许多的矛盾。
“3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我们会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的个体往往自尊水平较高,有较为稳定的自我评价,不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刘广增,潘彦谷,李卫卫,孟亚运,张大均,2017)
而当自我概念与自己的经验、体验不一致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调。
比如,当你认为自己应当被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友好相待,但你却会时不时听到有人批评你,在你看来事情不该是这样的,所以你会感到生气,感到痛苦。
《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她有着极高的气性,想通过证明自己来维护自尊。当她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对甄嬛好的事情,却被批评“心狠”后,她感到生气与不值得,这也是她“黑化”的开始。
以上仅仅是几种可能性的分析,并不一定适用于解释你的实际情况。如果恰巧符合你的情况,那么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可能有利于解决你的困惑:
01
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理想自我
当评价标准和现实自我产生冲突,就会给人带来痛苦的感受,比如抑郁、焦虑、愤怒等。
但是降低评价标准会进一步和自我期待拉开差距,反而导致自尊降低;只有发觉自己的言行反馈与评价标准较为一致,才能获得自己的胜任感、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感受,从而产生较高水平的自尊。
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理想自我能有效减少你在评价过程中的困扰和愤怒。
首先,是正确认识自我。
你可以先列举自己的优点,无论大小都是值得的;再诚实坦然地剖析的自己的缺点。
当然,他人评价是帮助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在愤怒之余也要冷静下来思考别人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再次受到批评时,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我知道我做的怎么样,如果我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我可以努力进步;如果我并不是你所说的那样,那只能说明你并不了解我。
其次,是形成恰当的理想自我。
每一个人都有理想中的自己,如果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会变成对自己的一种折磨,长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恶性后果;差距过小则容易让人止步不前,难以提升。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评估自己的期望与能力,逐渐形成恰当的理想自我,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
02
提高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主观判断和信心,影响着人们面临应激情境时所使用的应对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你觉得自己能不能做成或者做好这件事。
相应的,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你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信心。
首先你要相信自己能够控制愤怒,可以从平时生活上的小事做起,每一次成功控制好了情绪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失败则要反思甚至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惩罚”,不断锻炼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提高对自己调节情绪的信心。
03
寻求社会支持
20世纪70年代,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Malecki等(2002)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
如果你过分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那么你可以去寻求朋辈的支持,与他们交流自己的困惑,在与他们的谈话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提高自信心和适应负面评价等不利环境的能力。
E N D /
参考文献:
[1]袁加锦 & 李红.(2012).人类对情绪事件效价强度的易感性及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01),10-18.
[2]刘广增,潘彦谷,李卫卫,孟亚运 & 张大均.(2017).自尊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1),151-154.
[3] Tice, D. M. , & Wallace, H. M. . (2003). The reflected self: creating yourself as (you think) others see you. Handbook of Self and.
文章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作者| 妙黛、编辑|花花最近网上有一个非常火的视频,被称为“一碗面引起的崩溃”。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对情侣一起去吃面,结果等了半个多小时面才上来。女孩吃了一口之后发现,面不仅坨了,而且还有...
2023-05-06 1972 0
心理学家DavidR.Hawkins分析了各类情感的能量等级,从最负面、伤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润的情感,所有情感里面,排名最低的不是愤怒、悲伤、恐惧,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排名最高的不是骄傲、勇气、真爱,你觉得会是什么? David提到“...
2023-05-06 4532 0
本文摘自:《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本文整理:姜宛彤本文编辑:方容经典语句1.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2.但你要明白,世界还在继续运转,不会因为你情绪不好就停下来。3.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
2023-05-06 1630 0
作者|王雅妮编辑| 方容01《女心理医师》ABOUTthisBOOK【作者】毕淑敏【简介】这是一篇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小说以主人公的生活感情为主线讲述了心理师与来访者的故事,以女心理师贺顿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在她和丈夫...
2023-05-01 1157 0
作者|胡嘉骊、胡嘉祥、王雅妮、姜宛彤编辑| 方容耽美,最初指无法到达的终点。随着小说的发展,赋予了它新的意思:“耽”,沉溺;“美”,则指美好的事物。耽美,即沉溺于美好的事物。耽美最早是指一切以美为基准的事物。耽美一般有漫画和...
2023-04-17 9337 0
“爱情是一种瘾。当进展顺利时是一种完美的上瘾,而不顺利时则是一种可怕的上瘾。”——费舍尔做完下面的《费舍尔爱情量表》,看看你对TA的”恋爱感觉“,你爱TA到底有多深?你对TA上瘾了吗?好啦~问卷已经做完了,你已经看到答案了。费舍尔从生物学的...
2023-04-03 40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