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5-01-18 120 0
点击↑关注 “江西睿德心理”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现实」是一个核心概念,指个体内心对于事物理解所遵循的规律或规则,是相对稳定且存在于心理内部的现实 。
尽管它不像楼房、树木等物质实体那样能被直接看到或触摸到,但却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感与行为。
例如:
• 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对中性的环境感到威胁,这种感受就是心理现实。
• 梦境、想象或对过去的回忆也属于心理现实的一部分。
01
「心理现实」的形成源于多个方面。
其一,源自我们的感官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经过脑神经的综合处理后转化为记忆信息,成为心理现实的一部分。
例如,当我们看到美丽的花朵,花朵的颜色、形态等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经过加工处理,在我们心中形成关于花朵的美好印象,这便是心理现实的一种体现。
其二,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是心理现实的重要来源。
通过阅读书籍、与人交流等方式,我们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这些内容在我们脑海中不断整合、构建,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心理现实 。
然而,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认知层面上,「心理现实」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理解事物。
不同的人由于心理现实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面对半杯水,有些人会因为看到还有半杯水而感到满足,认为情况还不错;而有些人则只看到空着的那一半,觉得不够,感到焦虑。这种差异源于他们内心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和认知模式不同,也就是心理现实的不同 。
从情感角度来说,「心理现实」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体验。
当现实中的事件与我们的心理现实相符时,我们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如喜悦、满足;反之,当两者相悖时,消极情绪便容易滋生,如失望、愤怒。
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较高的心理预期,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完成各项任务。然而,当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时,就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挫败 。
在行为方面,「心理现实」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引。
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基于内心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而做出的。
比如,一个人认为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这种心理现实会促使TA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如果一个人觉得学习是枯燥乏味且没有意义的,那么TA在学习上可能就会表现出消极怠惰的行为。
02
「心理现实」的概念在精神分析学中尤为重要。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现实由无意识冲突、欲望和防御机制塑造,可能与外界事实不符,但仍然主导着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认为自己对父母的分离负责,这种主观认知可能与客观事实无关,但会深刻影响其心理发展。
因而,否认心理现实在生活中常常如影随形,难以觉察。
「否认心理现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拒绝承认或接受自己内心深处的主观感受、冲突或体验,即使这些体验对其行为和情绪有明显影响。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这种状态被认为是对内心痛苦、不安或威胁性内容的一种无意识抵抗。
「否认心理现实」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 情感疏离:个体对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悲伤、愤怒)视而不见,表现为冷漠或超然。 • 事实的否认:拒绝承认某些与内心冲突相关的外在事实或事件。 比如:拒绝承认关系中的问题,即使冲突明显存在。 • 自我欺骗:通过扭曲或重新解释自己的内心体验,将其掩盖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 比如:一个人可能否认自己嫉妒他人,而将其解释为“只是对方不够好”。
按照弗洛伊德和其后续发展的理论,否认心理现实是个体保护自我免受痛苦体验的机制之一。
从精神分析视角看「否认心理现实」。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现实中包含许多内在冲突,如无意识的欲望、恐惧或罪疚感。
这些内容可能威胁自我的稳定性,因此个体会通过否认来避免面对这些冲突。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潜意识中对亲密关系存在恐惧,但通过否认这种情感,避免面对其原因。
否认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常见的防御机制之一,与压抑(repression)和投射(projection)并列。
通过否认,个体可以“取消”某些心理现实的存在,将其从意识中隔离。
比如:一个失去亲人的人可能表现出“他们还活着”的心理现实,以缓解丧失的痛苦。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否认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孩子可能否认父母的限制以保护自我的独立性。
但如果在成年后仍然习惯性否认心理现实,可能导致与现实的脱节,甚至发展为病理性的心理问题:
A.情感压抑:否认可能导致情感体验无法得到适当表达,累积为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B.与现实脱节:个体可能逐渐与外部现实失去联系,形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C.人际关系问题:否认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例如拒绝承认伴侣的需求或问题。
03
04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 年关将至,有些朋友已经迫不及待要返乡和家人团建,有些朋友却迟疑要不要回家过年。原因多数来自聚会时,亲戚家人的“催婚催生”,宛如紧箍咒,让不少年轻人对回家过年这件事心生烦恼,乃至压力。01据...
2025-01-24 161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现实」是一个核心概念,指个体内心对于事物理解所遵循的规律或规则,是相对稳定且存在于心理内部的现实。尽管它不像楼房、树木等物质实体那样能被直接看到或触摸到,但却真实地影...
2025-01-18 120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每个人都向往幸福,也追寻幸福。每个人也都曾思考过:幸福是什么?是遥不可及的梦幻泡影,还是近在咫尺却被我们忽视的点滴微光?有一种奇妙的心理现象——甜柠檬效应,或许能为我们揭开幸福的神秘面纱。甜柠檬效应源自一则伊...
2025-01-11 150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鸳鸯奶咖字数约:3000字阅读时间约:6-8分钟前段时间,我去看《好东西》,电影风格轻松幽默、兼蓄温暖,没有苦大仇深,没有男女对立,只是极尽生活化地描摹了上海大都市里生活着的两个平凡而又独特的...
2025-01-04 209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在生活中,你是否曾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或者,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是充满信心地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自我效能感。它如同我们内...
2024-12-27 326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年末将至,有多少人并没有迎接新年喜气,反而愁云惨淡,心有惶惶?陷入“被裁员”的惊惧之中,更害怕“再也找不到工作”。如果有这样担忧的朋友,请此刻先放下手机,认真思考一下——真的会找不到工作吗?还是找不到好一点的工作...
2024-12-21 3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