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你那么着急为什么?

admin 2021-10-13 1969 0

微信图片_20211013104737.jpg

作者 | 熊丹成

编辑 | 晓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一个成人,一天少说也有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挫折。
不信你看看——

清晨喊好几遍也叫不起贪睡的孩子;

心里想着“保护孩子的自主性,不要催促”,可是嘴巴好像有它自己的想法,一个又一个“快点快点”让人恨不得把话吞回去;

皱得一塌糊涂的被单,散落在地毯上的玩具,一家人的碗筷和衣服,伴侣在一边催促你赶紧出门,并且不轻不重的一句“整天磨磨唧唧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出个门每次都这么磨蹭”……

瞧,从醒来开始,到你出门,一早上的时间,细数起来,竟然好像没有几件称心如意的事呢!

所幸这些你都已经习以为常,也可以应付自如了,毕竟它们每天都会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给你“惊喜”,而你也在日复一日的捶打下形成了一套行云流水的应对模式,比如说——理智化和情感隔离。


这些都只不过是平常的小事,每个人都会遇到,很正常。

你做事麻利,常常在大脑里精确地计算着时间,设计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对比方案,用以发现哪种路径最为高效。

而你果然找到了。起床后刷牙洗脸顺便烧水煮饭,出厨房时带走洗好的衣服到阳台晾,从阳台上收好取下来的干衣服放回卧室顺便化个妆;

上地铁后开始回复客户信息,手机处理一波杂务,顺便列个工作清单,到公司后直接程序化开干,几件事情同时开启,无缝衔接,最好所有人都能及时配合,提供高效对接,否则就觉得在浪费自己时间。
熟悉吗?

这样忙碌“高效”的状态,可以把你成功塑形为一个工作机器,并且还会释放一种虚假的成就信息,让你觉得:哇!我真是太重要、太能干了!

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上帝视角能看到忙碌的你,并向你展示那个与你打配合的同事或家人的真实内心,那么我想,八成你听不到赞美,你可能还会听到一句很不开心的抱怨:XX有毛病,那么心急火燎,跟在我屁股后面点了把火似的。

别生气,这是一句听起来有些孩子气的评价,但是也是一句真实诚恳的评价。

曾经有一次我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对待我的孩子,他送了一句这样的评价留在我的手机备忘录里。两天后我发现了它,回想起自己那天的状态,我认为他说得实在太对了,以至于我把它截图珍藏进了我的云相册。

亲爱的朋友们,我要诚实地说,这种看起来经过精密计算、实则并没有包含真正的思考的状态,确实是一种病态。这种病态,就叫做潜意识焦虑


看一看你有没有下面这些表现
1.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2.不能忍受事情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3.不能忍受自己不知道问题的可能性解决方案
4.害怕感觉到自己无能
5.对别人的不及时回应容易着急生气
6.容易莫名地感到时间急促,似乎一直都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处理,永远好像屁股后面着了火
7.当事情没有进展时,容易责怪他人或指望别人承担责任
8.回避问题,回避矛盾,害怕激化冲突
9.想问题非此即彼,缺乏弹性,所以不能等
10.心里慌的一匹,看起来却似乎是个极有条理、十分高效的人‍

感觉自己中招了吗?

其实,这些都表明,我们缺乏一种核心能力,让我们能待在真正的问题里,思考,分辨,一点点地按照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和节奏去解决问题。

在《内在生命》一书里描述了这种能力——负极能力,是指“处在谜团、不确定、怀疑的情况下,不会急躁地想要探寻事实和理由的能力。”(P16)

人要持续一段时间待在一种没有答案、不确定或不理想的环境中,是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的。“病急乱投医”、“拔苗助长”,说的都是这种状态。可是,我们从小就明明学过的道理,为什么却还是不可控般地一再出现呢?

因为“知道”和“体验到”,是截然不同的状态。

你知道刀割破手指很疼,跟你真的被刀割破了手指感觉到很疼所引起的身心震动,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的。

而我们的内心和大脑,常常会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里,一个在初级思维和直观感受里,无时无刻不在伸展自己的感官感知一切舒适和痛苦,另一个却让自己专注于具体事务的执行与处理,尽量保证事情的平稳进行。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感体验与思考都是割裂的状态,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情感体验像小婴儿一样敏感、丰沛、跌宕起伏、甚至不受控制。

我们中的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没有被允许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是被催着长大的一代又一代。

在这样的大跃进般的成长历程里,我们最容易学会的就是怎样按部就班地发挥自己作为社会的一颗螺丝钉的功能,最不容易学会的却是怎么做一个既能悦己又能悦人的人。

换句话说,我们最不容易学会的,就是怎么让自己的情绪舒缓,同时不担心这种舒缓会让别人不舒缓。

所以,当我们不会处理这种问题时,“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只要事情都做完了,就不会有冲突了。也许你还会幻想着:等我把它们都忙完了,我就可以谁也不理地躺下来刷刷手机、或者想干嘛就干嘛了,对吗?

很遗憾,我们好像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中生活的。但是我想,这并不是说对此我们就毫无办法了。

我们起码可以首先了解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也是一个亦师亦友的朋友告诉我的,那就是:等待≠停滞。

微信图片_20211013104833.jpg


比方说,常常有新预约的来访者,会问我一个问题——咨询多长时间可以起效?

他会向我诉说很多他的焦虑,以及希望自己早日康复的理由。他如此情真意切,让我也感受到他真是太难熬过一天又一天了,我很想马上跟他说一个时间,仿佛我如果不说,他就要灰心地走掉了。

我当然不希望他这么轻易地就改弦易辙,放弃通过咨询获得帮助的可能,可是我也确实不知道,该有多久的时间他就会好起来。

所以我必须和他诚实地讨论这一点,我要说,我了解你的急切,你一定希望很快好起来,所以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先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当我非常真诚并且诚实地告诉他我不知道要多久时,他通常也不会怀疑我的用心,以为我在敷衍或者忽悠他,相反,他会更容易安静下来,变得慢慢地沉浸于思考问题本身。慢慢地,我们发现了问题更多的细节和他更准确的焦虑点。等咨询时间结束时,他已经不那么焦虑了。

你看,这就是等待的作用,在等待中,我们并不是把一切都停下来,就这样被动地干等着,而是我们转换成一个慢一点的节奏,用我们聪明的大脑,去慢慢地多多倾听和理解内心的感受。

这种状态,就如同我们呼唤出内心那个温和智慧的母亲,让她陪着我们内在焦躁不适的小婴儿,一下一下地拍打他的脊背,一点一点尝试描述小婴儿自己感觉无以名状的不舒适。

最后,在这样缓慢的低语中,你内在激越的小孩子终于被安抚下来睡着了,而你也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不慌不忙的成人,有条不紊地为着自己的需要而做出一切再自然不过的调整的惬意。
这又是多么美好的内在宁静呢!

END/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江西睿德心理

招募心理学传播者、征稿

微信图片_20211013104922.jpg


熊丹成


                               熊丹                          成

江西睿德心理合伙人

专职心理咨询师




图片

咨询经验

3800+小时

图片

咨询方式

面对面/视频

图片

咨询费用

450元/次





TAGS:

相关推荐

  • 原创丨女性怎样从假性独立到真正的成熟

    原创丨女性怎样从假性独立到真正的成熟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鸳鸯奶咖字数约:3000字阅读时间约:6-8分钟前段时间,我去看《好东西》,电影风格轻松幽默、兼蓄温暖,没有苦大仇深,没有男女对立,只是极尽生活化地描摹了上海大都市里生活着的两个平凡而又独特的...

    2025-01-04 40 0

  • 科普丨自我效能感:激发内在潜能的关键密码

    科普丨自我效能感:激发内在潜能的关键密码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在生活中,你是否曾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或者,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是充满信心地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自我效能感。它如同我们内...

    2024-12-27 150 0

  • 想要2025年过得好,先停止你的灾难化想象

    想要2025年过得好,先停止你的灾难化想象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年末将至,有多少人并没有迎接新年喜气,反而愁云惨淡,心有惶惶?陷入“被裁员”的惊惧之中,更害怕“再也找不到工作”。如果有这样担忧的朋友,请此刻先放下手机,认真思考一下——真的会找不到工作吗?还是找不到好一点的工作...

    2024-12-21 167 0

  • 科普丨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该休息了

    科普丨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该休息了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很多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身体和心理都在默默承受着压力,有时甚至发出警报,而我们却未曾察觉。其实,有很多症状在“告诉”你:你已经太累了,是时候该停下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了...

    2024-12-13 211 0

  • 读书笔记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笔记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本期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推荐指数:★★★★★推荐语:作品通过蛤蟆先生的故事,生动演绎了心理咨询的过...

    2024-12-06 194 0

  • 科普丨理解与应对投射性认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解析

    科普丨理解与应对投射性认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解析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或他人似乎将某些特质、情感或动机强加于他人身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投射性认同”。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自...

    2024-11-29 2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