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心理学告诉你母亲应该如何涵容孩子的坏情绪

admin 2020-07-14 5723 0

江西睿德心理
欢迎你的 关注转发在看留言

来源|心理学空间网


比昂精神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并改革了旧的理念),他最重要的区分就是心灵的“α元素”和“β元素”。





α元素






根据比昂的说法,心灵中有一个转化的功能,可以将所有感知印象(sense impressions)的功能(包括心象、情绪、感情、声音)从未消化过的原料转化成“α元素”。

α元素可被用在梦和思想上,且能以一般的方式被贮存或遗忘。

α元素是“刺激的加添物”,可以被投出或丢进他人里面,或被再体验。

在正常情况下,母亲接收孩子从生命一开始即投射出的α元素,将之修正,把他们原封不动或经消化以后掷回给婴儿

在婴儿的幻想中,她以此种方式处理了婴儿所不想要的排泄物:粪便、尿液、痛苦的气息,被母亲转化成好的乳汁、谅解和安慰。







β元素





β元素通常包括了害怕死亡及崩解的恐惧。

虽然,一旦我们用言语表达出来,就不再是β元素而是α元素了。

如果与母亲的关系是良好的,婴儿怕死的恐惧就能忍受、修正,也能够知道它是什么,否则,这种恐惧会因为母亲“不包容”的反应而加强,婴儿会被丢在“不可名状的悲惨”中:不可名状是因为它未被转变成可以被指名、思考甚至做梦的东西。

母亲可能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形已经发生,只觉得自己正在对付一个很难带的婴儿,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样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精神病状态的行为。比昂说,那些人的α功能崩溃了(或被摧毁了),他们无法入睡,即或有合理的印象,也无法醒过来和现实有所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都被觉知成一样的东西,这也就是谋杀和自杀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比昂说到一个例子,有一个男人“可能会谋杀他的父母亲,如此他便能自由地去爱,因为反对性的内在父母可以用这种行动除去,而此种行动其实就是‘除去心灵中刺激的加添物’。”(比昂,1962)

这个理论也有助于思考咨商和咨商所能做的事情。

一位咨商师或治疗师有时候接收到当事人可怕感觉的元素,也会让当事人能够将它们转化成思想和言语。

“我以前从来没有说过”是一种迹象,表示某一种象征首次在发生。

先前只能透过他人被唤起的感觉是可以指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咨商师或治疗师必须学会用言语道出“我们之间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在这份关系中活跃的是未被指明的元素。




有一个女人丢下她的丈夫和年仅五岁及七岁的两个女儿,她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对她的。

她深感迷惑,因为她一直不断地告诉自己,决不可对儿女做这种事情。

运用比昂的β元素理论,我们可以猜测,或许因失去母亲所产生的一些感觉从未被处理成可以被辨识的经验的一部分的α元素。

它们可能还停留在“精神病的口袋”里,切离了正常的认知,等待着找出可以倾倒出去的出口。她自己的孩子已经到了能给这些β元素一个机会的年龄。她的孩子让她能有这种感觉,而她可以将这些感觉除去。

没有了这些感觉,她就可以像比昂的病人一样,能够再度自由地去爱了。

不幸地,对这个母亲来说,这种解决只是暂时的,这牵涉到她对孩子的严重攻击。

儿时经历过因父母亲的疾病、死亡或离婚而被遗弃的成人,可能并不知道某些剧烈的感觉是伴随着此种被遗弃的经验而来的,例如“不,我并不气她”、“我根本不想念他”

比昂的工作指出,若没有一个很具包容力、有爱心的成人帮助他们,这种痛苦感觉便无法被转化,而会在后来与伴侣的关系中感觉到,从原来所属的父亲或母亲那里切离,“我太太让我很生气”或者完全感觉不到它们,却在别人身上唤起这种感觉:“如果我离去,我的孩子不会想念我,所以我可以离去。”




β元素被感觉成是很可能会毁了周围的人的危险客体,它们以感觉不被认知的形式存在着。以为如果容许这些恐惧浮现,便会造成伤害的担心,阻止一个孩子(以及后来长大成人)表达它们。

孩子可能不敢问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是不是因为一场疾病而即将死亡,因为他们害怕这个想法的本身就会杀了父亲或母亲。

孩子往往会隐瞒自己的伤害以保护父母亲:“我不能告诉妈妈说我想念爸爸,她已经够难过了。”

任何创伤的β元素会唤醒过去未被处理好的β元素,包括:

儿童曾经验过的最可怕的体验,

或这个成人在小婴儿时因为无法承受而被遗弃的感觉,包括像是母亲不在的情况下被交付给一个具危险性且残忍得像女巫的人,

可以想见这比孩子夜晚担心“强盗在床下”的恐惧来得恐怖多了。

大人不鼓励孩子表达出这种可怕的感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确实无法想象。我们的言语很明白地显示我们知道这些事情;无法想象比可想象还要糟糕太多。




倘若没有帮助孩子表达出这些无法想象的感觉,孩子自己是无法找出也无法知道它们的。孩子会不知道他们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或许只会觉得有什么东西不见了,感到有漏洞。

他们会有绝望感,需要用某些东西去塡补,但又不知道需要什么东西。

这些未被消化的β元素可能就是造成进食、学习困难的原因,因为被吸收进去的永远都是不对的,永远都是无法满足且不能好好享受的东西。

暴力的性经验也是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元素创伤,会在移情作用下重新被体验,曾经被强暴或被虐待的当事人,即使是咨商师或治疗师口头上的言语,他们也会觉得被强暴或被虐待。

在这种情形之下,唯一的选择似乎就只能处理移情作用,因为引发的其他焦虑太过强烈,是治疗师无法处理的。

?


TAGS:

相关推荐

  • 想要2025年过得好,先停止你的灾难化想象

    想要2025年过得好,先停止你的灾难化想象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年末将至,有多少人并没有迎接新年喜气,反而愁云惨淡,心有惶惶?陷入“被裁员”的惊惧之中,更害怕“再也找不到工作”。如果有这样担忧的朋友,请此刻先放下手机,认真思考一下——真的会找不到工作吗?还是找不到好一点的工作...

    2024-12-21 51 0

  • 科普丨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该休息了

    科普丨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该休息了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很多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身体和心理都在默默承受着压力,有时甚至发出警报,而我们却未曾察觉。其实,有很多症状在“告诉”你:你已经太累了,是时候该停下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了...

    2024-12-13 148 0

  • 读书笔记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笔记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本期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推荐指数:★★★★★推荐语:作品通过蛤蟆先生的故事,生动演绎了心理咨询的过...

    2024-12-06 139 0

  • 科普丨理解与应对投射性认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解析

    科普丨理解与应对投射性认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解析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或他人似乎将某些特质、情感或动机强加于他人身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投射性认同”。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自...

    2024-11-29 206 0

  • 好书推荐丨《外遇心理学》解析性别差异下,男人和女人是如何看待外遇的?

    好书推荐丨《外遇心理学》解析性别差异下,男人和女人是如何看待外遇的?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整理者:方容男人和女人对外遇有不同的反应,具有典型的性别特征。通常来讲,在外遇事件暴露后,女人更倾向于重建婚姻关系,维系旧情;男人则可能更倾向于结束婚姻关系,另觅新欢。女人更容易陷入伤心痛苦、低迷消沉的情绪中,并...

    2024-11-16 180 0

  • 科普丨过度思考会遇到的7个问题

    科普丨过度思考会遇到的7个问题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选择多样的时代,过度思考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我们不断地在脑海中模拟各种可能性,试图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往往却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之中。这种看似追求完美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问题和挑...

    2024-11-09 190 0